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山西平顺县第二中学构建“学思践悟”育人大格局
增强“黏性”,将全员育人做深做实
记者 宗河

    ■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本报讯(记者 宗河)近年来,山西省平顺县第二中学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全员育人思想,不断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水平。

    遴选优质书籍,开发特色课程新体系。学校设立专用经费,组织专业团队,结合家长需求,遴选和购买涉及学生发展、教养策略、家庭建设、合作共育等领域具有策略性、指导性、实效性的相关书籍,从课程标准、培训策略、实施办法、评价细则整体流程设计课程资源,设立图书角,不断更新家校共育的有关图书,供家长借阅查看,让家长享受优质资源,提升育人内涵,实现共育共赢。

    开设情境课堂,形成家校社共育新路径。学校将育人工作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构建“学思践悟”育人大格局,整合优秀家庭育人案例、社会典型人物、社区教育阵地等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三位一体“同心圆”育人局面。挖掘校本资源,优秀班主任每学期进行一次示范教学课,以“父母课堂”为依托每周开展一次家庭教育班会活动,在课堂上家长积极主动撰写听课记录和心得体会,每月开展一次家校共育案例教学教研活动,为家长学校建设注入活力。定期举办“学校开放周”“家长读书会”“亲子活动”等活动,通过多种类型的活动,持续增加校社黏性,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教育、走进教育、关心教育,成为教师的左膀右臂,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联通职能部门,创新融合服务新载体。教育的责任不仅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而要扩展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之中,积极与医疗、交通、卫生等部门建立联系,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定期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各种宣传活动。例如,交警部门的交通安全宣传日活动、消防部门的消防知识大讲堂……开展户外研学活动,学校目前建立教育实践基地10多个,涵盖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综合实践、法治教育、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逐步完善全域化育人地图,将育人工作“搬到”广阔的天地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