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社交平台上一些自媒体账号进行医疗伪科普的问题,引发网友关注。这些账号或散播似是而非的“养生知识”,或高价推销不靠谱的“促长神药”,或找人穿上白大褂冒充医生讲述看诊经验,其实背后藏着一套不可告人的生意经。 自媒体平台上容易存在内容抄袭造假问题,骗取了大家的注意力,收获了流量及背后的经济利益。如今,当这股不良之风蔓延至医学领域,危害很大。 在涉医内容传播乱象中,未成年人更容易成为受害者。如有些认证为医生的自媒体大肆宣传所谓能提高记忆力的“聪明药”,引得不少考生家长争相购买。可其实际上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极可能会抑制或损坏未成年人的大脑神经发育。再比如高考前期,不少自媒体进行“科普”,称喝苹果醋、服用生冷刺激食物可以推迟月经,减少对考试的影响。可专业人士表示这是完全错误且没有根据的,反而可能因为大量食用相关食物引起胃肠道不适,加重身体的负担。 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当下的未成年人早已深度融入互联网,他们的家长往往也是各类网络应用的资深用户。遇到种种问题,甚至包括一些健康疾病方面的难题,通过网络找答案可能已经成为家长重要且优先的选项。在这种语境下,如果自媒体平台上涉医内容传播乱象丛生,广大家长就可能被健康类谣言和虚假信息误导。因而,为了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必须要对自媒体涉医内容传播予以进一步的治理和规范。 一方面,要规范健康科普信息发布与传播。自媒体平台要加强对涉医内容创作者的资质审查,严防别有用心者假冒医务工作者混淆视听;广大医生也要珍惜自己的羽毛,遵纪守法,别轻易将自己的行医资质“授权”给一些所谓的自媒体机构。 对于各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涉医内容,平台要尽到监督主体责任,加强巡查与审核,尤其是对于涉未成年人的内容要更加严格把关,及时下架错误虚假有害信息。相关职能部门则要重拳出击、敢于亮剑,对违规违法现象及从业人员严肃查处,不断提高违法成本,彻底斩断靠生产、传播不规范甚至失实涉医内容获利的灰色产业链。 另一方面,要深化涉医内容供给侧改革。当下,广大家长对优质的健康科普信息有着巨大需求。一些涉医类伪科普信息之所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大行其道,有它们善于挑动焦虑的套路在作祟,更重要的是优质的健康科普信息还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当下要做的除了治理乱象,更要不断加大优质内容的供给,以良币驱逐劣币。 医院、医疗类科研机构要更多承担起科普相关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制作生产更多有价值有趣味的涉医类科普内容。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则可以针对青少年群体涉及的视力、身体发育等问题及常见疾病,与医院、科研机构等开展订单式合作,制作更多满足未成年人需求的健康科普信息产品。同时,通过教育系统媒体矩阵进行高效传播,进一步挤压伪科普内容的生存传播空间。 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离不开线下日常工作的实与细,同样少不了规范线上自媒体涉医内容的传播,只有双管齐下、同向发力,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