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创新“大思政课”体系 建“钢铁思政”育人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思政课建设新途径
谢家炜

    创新“大思政课”体系是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北科马院”)的重要使命。北科马院以培养具有“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持续创新“大思政”教学内容与形式,凝聚思政课教学资源,将“课程思政、数字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思政”四大板块作为学院任务,突出“巩固、创新、覆盖、践行”的特征,科学系统地构建了具有学校底蕴、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完备的“钢铁思政”育人模式,培养出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为国奉献的“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巩固——强化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

    课程思政是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北科马院和学校历经长久的探索和实践,制定出“一融、二固、三常态”的教学路径,井然有序地推动思政课建设。“一融”:在师生讲堂中融入课程思政。2018年年底,学校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和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全方面推广学科、专业、课程思政。首批“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获上级主管部门立项批准,架设学科平台;逐步搭建起以“大国钢铁”公开选修课、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为划分的思政育人体系。“二固”:巩固先前阶段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果。北科马院于2019年3月在全校范围内募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诚邀校内校外专家对优秀案例进行筛选,精挑细选出21个案例,整合出版了《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三常态”:把课程思政列为北京科技大学思政的常态化工作。北科马院进行实证性调研,挖掘出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的典型案例,渐进式地进行提炼总结,打造楷模,并且联合各宣传部门扩大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提高课程思政的影响力。

创新——构建数字思政的多媒体平台

    北科数字马院的建设理念重在突破“一校一室(教研室)”的授课限制,“开门办思政课”,以开放式的数字化思政课教学平台为教学基石,全视角、多维度、多途径、多面性地发挥思政课建设的教学力量,实现了“数字搭桥、学院联通、人员互动、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数字化发展模式。在北科数字马院的建设中,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落地路径,结合数字化新手段,共建共享,汇集各方教学资源,细致地覆盖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数字平台。北科数字马院通过以下三条路径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数字化力量:首先,北科数字马院建设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全能的数字化教学素材和教学工具。通过数字平台和数字媒体,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深度,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其次,北科数字马院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的学生提供数字化平台的资源服务,大力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素养。最后,北科数字马院管理服务平台是为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可行性服务的教学系统,使其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降低了行政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覆盖——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在“大思政课”建设上,北科马院致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谱写大中小学思政“大文章”。北科马院借助“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重要回信展室”、自然科学中心、传统金属工艺传承创新基地等北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设计出“大思政课”的“金课”,并构建出北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为北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示范课程。北科马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设以“钢筋铁骨铸脊梁 红色基因代代传”“砥砺青春绽光彩 科技强国必有我”“创新铸强国,矢志践使命”“培育科学精神 挺起钢铁脊梁”为主题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思政课”“金课”,致力于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使各阶段的学生锤炼出“钢铁脊梁”。

践行——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

    北科马院陆续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以实际步履丈量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挥北科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实践行走的“大思政课”,开展“我的一堂思政课”活动,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夯实思政课教学成果。在学生自主宣讲的“大思政课”上,北科马院列出感受中国法治、追溯红色革命史、重温建党精神等项目名称,由各班学生自选项目,身赴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实践探索,并因地制宜由学生自行主讲相关主题的“大思政课”,录制微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北科马院开展了主题为“绿色低碳,你我同行”的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润物无声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此外,北科马院加强与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的深度合作,通过馆校融合的方式,将红色历史教育融入青年学子的成长过程,厚植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开展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之红色行活动。

    (谢家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思政课建设新途径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6/12/08/ZGJYB20240612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