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
武术课成为校园亮丽风景线
本报见习记者 陈有利

    挥拳如风,踢腿如电,气韵生动,声如洪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武术馆,身着武术服的学生们正在进行日常训练。如今“人人练武术、个个会打拳”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体育传统学校。自2004年以来,该校将武术列为回民中学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武术教学。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等称号。

    广泛普及武术特色教育

    “学校把武术教学及训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该校体育教师、武术队教练田宇介绍说,2005年,在挖掘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学校创编了校本武术教材。为充实体育课程建设,学校在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同时,加强体育特色课的建设,把武术作为初一和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每学期定期在初一、高一年级开设武术课。“眼下,武术课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已被纳入回民中学教学序列。”

    为了让武术项目在初高中阶段都得以广泛普及,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掌握武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田宇说:“初中阶段多以武术基本功、中考体育武术内容为主,高中阶段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武术套路的内涵特点及功法的运用,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力量等多方面的身体素质,了解正确的练习方法。”同时,学校还制定了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

    实行选课走班制教学模式

    学校设有专门的武术场馆,并成立了校武术队,由体育专职教师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学校还建立了由校长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以推动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自2021年3月以来,回民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实行选课走班制体育教学模式,开设了武术、足球、篮球、摔跤、攀岩、散打等项目,其中武术、摔跤、散打、攀岩是学校的四大体育特色项目。2022年,该校的选课走班将教材中的“形神拳”作为大单元内容,使高一年级的新生接触武术并了解武术。2023年9月,该校将武术段位制拳术(三段)带入课堂当中,学生们不仅接触武术,还可参与武术职称评定。

    开展形式多样的武术特色活动

    回民中学设有武术社团,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武术运动。每周二至周四下午,学生们进行武术套路基本功训练以及表演套路的训练,为每年各类活动的武术表演做准备。此外,社团还为对武术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业生涯指导。

    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是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内生动力。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每两年一届的那达慕校园运动会,展现学生奋勇拼搏、互助互爱、团结友善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同时开展多样化的武术教学活动,如武术表演、班级比赛和武术特色课间操,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丰富的教学和竞赛活动,不仅让每一名学生都了解武术、接触武术、感知武术,也让武术项目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得到普及和发展。

    武术发展也带动了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如摔跤等。2019年,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被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和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命名为“非遗传承教育教学基地”,其中武术查拳、回族撂跤成为重点发展的非遗项目并引入课堂。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