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以流程管理赋能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
韩春燕 曹毅
药物制剂技术—制剂实训车间液体制剂实训。学校供图

    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路径。在全面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建设中,流程管理为高校治理现代化落地实施提供了理念、方法、技术和路径。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和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将流程管理运用于学校治理,提出基于流程管理的院校治理理念,构建了流程管理治理体系,形成“战略业务化、业务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数字化”的治理路径。两校制定了治理流程标准和业务流程管理手册,梳理业务流程300余项,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构建了“服务有温度、数据有体系、管理有规范、安全有保障”的数字校园体系框架体系,实现90%的业务通过一站式线上办事大厅线上办理,数字化治理体系基本建成,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治理理念不断转变

    实现从“对人负责”到“对事负责”治理原则的转变。相对于“对人负责”制来讲,“对事负责”制是依法治校的核心,是法治思维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组织的治理原则,它强调目标的达成、流程管理、治理的效率和公平正义。流程管理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运用,打破了“对人负责”的控制管理思维,建立了“对事负责”的流程责任制,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治理方式的转变。组织管理随着组织形态、结构、规模和技术变革的演变,不断从粗放走向精细、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组织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在院校治理上也遵循同样规律,要实现院校治理现代化,需要树立流程管理理念,科学运用流程管理工具,打破以经验为主的粗放管理模式,建立以流程为机制、以标准为遵循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实现治理的科学化。

    实现从“局部管理”到“系统设计”治理体系的转变。流程管理强调规范化地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强调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贯通性。流程管理运用于高职院校治理,能够破解高职院校管理中以部门为中心、科层制、数据信息孤岛的困境,建立以学校战略目标实现为目的的端到端系统设计观念,促进高职院校治理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布局。

    实现从“线下管理”到“线上管理”治理模式的转变。数字化时代,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应对复杂社会问题与满足多元治理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让业务流程在数字化平台上“跑起来”,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不断实现高职院校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院校治理效率,提升院校治理水平。

    治理路径不断优化

    战略业务化。通过“战略业务化”,解决战略目标落地困难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战略目标设定比较清晰,但是一些院校往往停留在规划上,战略任务的分解不到位,宏观层面的指导多,任务分解不科学,落地实施困难。战略业务化能够将院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党代会报告等学校在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设计图”走向“施工方案”,有效解决高职院校战略目标落地困难的问题,为院校治理和端到端的流程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业务流程化。通过“业务流程化”,解决治理效率低、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通过对院校业务进行全面梳理,确定业务流程关键控制节点,构建业务管理流程,形成院校治理流程体系,有效解决在跨部门、跨领域的业务管理中效率低、职责不清、推诿扯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业务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贯通性,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提高治理水平。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为院校长期发展积累了管理资产,为院校管理水平的优化、迭代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流程标准化。通过“流程标准化”,解决治理失范的问题。当前在高职院校治理方面仍然存在制度不完善、标准缺失、流程混乱、个人经验办事严重等治理失范问题,以流程管理理念为指导,通过新建、修订、整合、废止等方式,系统梳理院校现有管理制度,形成综合管理、党政事务、干部人事、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工作等12个方面300余项管理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为流程标准化实施提供保障。

    标准数字化。通过“标准数字化”,解决治理数字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通过将标准进行数字化处理,消除院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久攻不下的“数据孤岛”,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运用数字化平台,将自动化办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系统工作流程内嵌到信息平台中来,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业务流程,实现跨部门、跨职能、端到端的管理目标的达成。面向师生办理的业务90%实行网上办理,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治理成效不断凸显

    治理体系初步建立。基于流程管理的院校制度体系、业务流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以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高效协同为突破,以数字赋能为手段,以数据流整合决策流、执行流、业务流,推动院校各领域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从整体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目标逐步达成。自2017年流程管理运用于院校治理建设以来,逐步达成院校治理的“七个一”建设目标,即在全校师生中树立了一种流程管理理念,达成了一种流程管理共识,形成了一种流程管理思维,掌握了一种流程管理方法,打破了一种以职能(部门)为中心的纵向管理格局,建立了一种以事件(项目)为主线、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目的、端到端业务流程管理的范式,制定了一批业务流程标准。基于流程管理的治理格局逐步形成。

    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通过治理体系建设,院校办学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先后获评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等。流程管理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师生、社会关切放在第一位,一切以“客户”需求出发,最大限度为“客户”创造价值。流程管理把依法治校要求具体化、操作化地落实落地,真正做到依法依规办学,把权力关进流程这个“笼子”。

    (作者韩春燕系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曹毅系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本文系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流程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与实践探索”[Z231002]和重庆市科技项目“基于流程管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机制构建及应用研究”[KJQN202304209]阶段性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