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树红色标杆 植蓝色情怀
红蓝相辉铸航海工匠育人品牌
吴丽华

    ■本期关注:“双高计划”五年间·江苏篇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己任,将党的建设作为“红色根脉”,构建立德树人党建育人品牌;将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作为“蓝色信念”,打造航海文化育人基地。树红色标杆、植蓝色情怀,构建红蓝相辉特色育人新生态。历经五年“双高计划”建设,打造了航海工匠培养的“航院模式”,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支撑地、通江达海“桥头堡”建设的人才供给地、中国航海文化的传承地。

    聚集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党建育人品牌。学校与中远海运集团联合打造“两站两室”(航海类专业)、与招商局重工联合打造“江海红帆”(船舶类专业)、与南通港口集团联合打造“红‘新’启航”(港口类专业)等党建育人品牌,校企共建公休船员党支部工作站、海嫂工作站、金牌船长工作室、金牌轮机长工作室、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科技攻关党小组、管理级船员培训班党支部等举措,推动校企双方组织共建、人才共育、发展共促、资源共享,深入挖掘大国工匠、航海家等人物故事资源,开发校企特色课程,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开展“船长沙龙”“劳模工匠进校园”等线上线下教育活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期内,获评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江苏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

    聚焦造境塑心,打造蓝色文化育人基地。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不断拓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渠道,推进中远海运、招商重工、南通中远船务等头部航运企业文化馆作为校外蓝色教育基地,丰富航海文化资源。以鲜活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感知航运文化、航海文化的魅力和贡献,大力弘扬航海文化、海洋文化和交通文化,建蓝色基地,培蓝色基因,植蓝色情怀。连续举办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举办“知航海、爱航海船长(轮机长)沙龙”,开设“金牌船长(轮机长)讲坛”,打造“老船木”“航海灯谜”等非遗传习基地,建成集职业体验、专业教学、思政教育、航海科普于一体的航海文化展览馆、“崇远”号教学船、轮机模拟机舱、船舶操纵模拟中心、港航警示教育馆。建设期内,获评全国航海科普基地和全国舰船科普基地。

    聚力红蓝相辉,打造航海工匠育人生态。以“双高”项目为抓手,充分利用校本红色资源及校内外蓝色基地资源,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建立“校、馆、企、居”各方联动机制,开展项目化实践教学设计与开发,面向共建单位、社区街道、学校师生、中小学生等持续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中央以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涵养学生立志海洋、献身海洋的初心,学校航海类毕业生始终保持97%以上的高标准就业,上船签约率达86.9%,稳居航海类高职院校之首。建设期内,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7人、教学团队1个,交通运输部“2021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获评全省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1项,学校获评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党建红色文化与蓝色海洋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作者系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