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以“双高计划”建设为龙头实实在在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曹玉梅

    ■本期关注:“双高计划”五年间·江苏篇

    “双高计划”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要求的重要决策部署,通过央地协同创新,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影响力的重大改革建设工程,对引领示范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牵引作用。江苏有2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总数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这是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的最新重要指示。江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落实“走在前、做示范”重大定位和“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把“双高计划”作为驱动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一是推动协同创新,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江苏聚焦高效率协同共进,系统解决专业建设水平不高、技术服务能力不强等瓶颈问题,引导省级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省发展改革委支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立项建设“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累计获专项经费支持超6.4亿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门制定支持政策,正高职称比例由8%提高至12%。省财政厅按照中央财政标准配套省级财政支持,5年共计增加经费40亿元左右。

    二是促进产教融合,塑造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江苏聚焦高质量产教融合,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成立11个省行指委,加强专业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联动,增强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五年来,“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牵头江苏省市(县)域产教联合体14个,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4个,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159个、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61个。在“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引领示范下,全省职业院校积极对接产业链,组建57个以行业为纽带的省级及以上职业教育集团,联结起全省300多所职业院校,合作企业近3万家,累计开发课程超过1.5万门。3所省高水平高职院校作为牵头单位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三是提升办学能力,夯实关键教学资源新基建。江苏聚焦高水平教学资源,紧扣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进“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加快建设“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等职业教育“新基建”,稳步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五年来,“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86门,获首届全国教材奖23项、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8项。在“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带动下,全省职业院校入选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62门、首届全国教材奖49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7项,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全省职业院校在国家规划教材数、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奖数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聚焦职教出海,展示国际交流互鉴新品牌。江苏聚焦高价值品牌输出,着力推进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打造“职教出海”江苏名片,向世界传播中国职教声音、讲好中国职教故事。江苏启动实施“郑和计划”,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境外产业园区和“走出去”企业。14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纳入省级“郑和学院”建设项目,辐射带动6所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参与其中。全省职业院校与近150个境外院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累计招收海外留学生超万人。多个学校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学校、经世国际学院、中文工坊等。

    江苏将继续强化“双高计划”建设,为推动全国发展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作出新贡献。聚焦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阵地的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化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聚焦“一体、两翼、五重点”主要任务,有序有效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聚焦建设经验做法及其成效的提炼,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贡献江苏智慧。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