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鞍山师范学院
聚焦融媒体时代 创新传播人才培养
吴思函

    鞍山师范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探索建设新型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在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具备新媒体思维方式和新媒体实践应用技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创新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

    鞍山师范学院基于传媒高速发展、媒介快速融合的新形势,深化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和新媒体专业改革,集中人文与传播学院各专业优势,创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积极应对信息社会与媒介生态环境变迁,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走传统的新闻学与新兴的网络及新媒体两专业的融合之路,因地制宜打造学校特色专业。同时,鞍山师范学院结合传播学专业重应用和技能的特点,创立明德书院、文学创作中心等专业品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专业进步意愿,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重视平台建设,锻炼专业能力

    鞍山师范学院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和大数据技术,依托校内外信息化平台,完善包含学校主页、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在内的全方位信息公开体系,充分应用新型传媒渠道和技术,逐步建立具有社会传播力、影响力的融媒体传播平台体系和多方联动、协同共享的融媒体传播矩阵,为学生搭建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一方面,及时向公众和师生推送信息,增强信息公开的灵活性、时效性、互动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鼓励师生走出校园、走向媒体,致力于传播鞍师好声音、传递身边正能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以数字化赋能新闻宣传工作,聚力引领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例如,鞍师学子在“五四”青年节之际通过视觉语言艺术作品致敬青春力量;开展书法绘画摄影设计艺术作品线上展览,以缤纷美好的色彩传播阳光的心态。此外,鼓励学生参加辽宁省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鞍山市第四届“朗读者”活动等,引导学生通过具有新时代、新创意的数字艺术设计形式,将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素质修养、文化理念、艺术创新融为一体,创作富有正能量、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原创艺术作品,体现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爱国情怀,培养适应数字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传播人才。

    强化专家引领,提升学术素养

    鞍山师范学院紧密围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育人理念,邀请传播领域行业专家开展专业交流,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传播人才。例如,邀请鞍山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王忠奇开展“漫谈新闻写作与创新”主题讲座,从“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新闻写作”“新闻工作者应该怎样面对媒体融合”和“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应如何创造机会向媒体产业靠拢”角度入手分享新闻工作经验,引导学生重视新闻学学习,积极投身新闻学领域研究与实践,增加知识储备,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邀请辽宁民心网出版传媒运营中心总监徐文畅开展“民心网的互动影响力”专题讲座,讲解民心网复合媒体建设和互动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在传播工作中践行“倾听民声、服务民众、实现民意”的宗旨。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

    鞍山师范学院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落实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借助企事业单位的产业和技术发展成果与需求推动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并邀请教学专家和行业专家入校,聚焦课程建设,调研和诊断分析合作院校数字媒体类专业现状,提炼学科亮点和特色建设方向,建立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例如,打造凤凰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中心,以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虚拟现实、动画、影视编导、数字影视特效等数字媒体类专业为合作点,为学校提供课程资源、实习实训资源、就业支撑资源等服务;与鞍山市博物馆签订共建协同育人基地协议,发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技术优势为博物馆对外宣传片制作提供支持,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并邀请鞍山市博物馆的各位专家参与到人文与传播学院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历史文化课题研究等工作中来,通过馆校合作形成合力,共促科研、教学质量提升。

    近年来,鞍山师范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弘扬主旋律,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培养一流的新闻传播人才积蓄能量。

    (吴思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