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新书过眼
《疏灯细语人家》
肖复兴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4月
《大地上的家乡》
刘亮程 著
译林出版社
2024年3月
《一起去古代:历史的一天》
河南博物院编
杨征、辛一、宋华、
姚星、刘维 著
贺国林 绘
双螺旋童书馆
九州出版社

    《疏灯细语人家》肖复兴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4月

    读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散文新作《疏灯细语人家》,仿佛品尝他用日常和回忆种下的一园新蔬。书中收录的50篇散文均为肖复兴2023年创作——“一年的日子,都在这里了。”作家把自己比作“雨后的蚯蚓”,顽固地钻入日常和回忆的写作之中,字里行间坦露着人情冷暖、世事变迁,情味隽永绵长。

    《西府海棠小院》以普通人家庭院里“变换的海棠”为题点,讲述了大黄小黄的生活故事,诠释每个人心目中不可抹去的“人”,虽渐行渐远却从未离开的真挚感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渴望的地方,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叫诺伊泽伦的地方》一文中,老者经历沧桑之后的感悟。在《小事一生》中,有陌生人帮助别人后的“绝尘而去”;《流星雨》中,则是从年少时光的挥手到青春季节的握手的温暖记忆……

    肖复兴在日本电影导演是枝裕和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读出“日常”两个字的分量;从他喜欢的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一生的故事》中,更加理解了“文学,就是记忆”的观念。这种观念在《疏灯细语人家》中得到映照,似乎每一篇作品都在说:“回忆的多少与薄厚、浊清与粗细,决定着一个作家写作之路的长短和宽窄。”

    本书插图也系肖复兴所画,用画笔与文笔共同书写日常的温暖与琐碎。

    《大地上的家乡》刘亮程 著 

    译林出版社 2024年3月

    “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我在这个村庄,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我在自己逐渐变得昏花的眼睛中,看到身边树叶在老,屋檐的雨滴在老,虫子在老,天上的云朵在老,刮过山谷的风声也显出苍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自然文学作家刘亮程在最新作品《大地上的家乡》中如此写道。

    2013年,刘亮程入住新疆木垒县菜籽沟村,创办木垒书院并任院长,重返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他仿佛又回到早年的风声落叶中,“晚上听着狗吠我会睡得很安稳,早晨在成片的鸟叫虫鸣中醒来”,进入写作《一个人的村庄》时的状态。菜籽沟村堆满故事,这些飘在空中被人视若寻常又熟视无睹的故事,均收在这本书里。随意翻开一页,都能嗅到来自岁月深处与乡土自然的馈赠。

    与树对话,凝望一株草,同庄稼人攀谈,关心粮食和收成,与骑马牧羊的少年聊聊天。他把自己活成一阵风,活成这个地方的白天黑夜,最终也活成了自己的家乡。

    《一起去古代:历史的一天》 河南博物院编  

    杨征、辛一、宋华、姚星、刘维 著   贺国林 绘  

    双螺旋童书馆   九州出版社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如明珠般闪耀,绘就了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绘本《一起去古代:历史的一天》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画面,引领小读者从古人的视角去感受千年前的烟火气。

    为了让小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历史的魅力,本书特邀国家一级美术家贺国林绘制插图。画作构图精巧,既保持了整体的和谐统一,又注重局部的精细刻画,让读者在欣赏时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明朝的篇章中,画家特别描绘了雕版印刷术的神奇过程,详细展示了从准备木板、雕刻刀等工具,到雕刻、上墨、铺纸、印刷的完整流程。通过这一页的插图,小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古代书籍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感受到古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据本书策划编辑介绍,为了让画面更加严谨,贺国林老师买了大量参考书,仔细研究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风俗、服饰、美食等相关资料。有的画面光是人物就有几百个,贺国林老师拿着放大镜,将书里的细节,一笔一画慢慢呈现出来。这样的插图设计,不仅帮助小读者直观地了解历史,更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古代,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荐读人:缇妮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