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面对孩子近视 家长不能短视
王蕾

    据媒体报道,儿童近视康复治疗“神药”“神器”乱象干扰了广大家长的视线。几元一张的护眼贴、近百元一瓶的眼药水、超千元一台的近视矫正仪和按摩仪等“神药”“神器”纷纷走红市场。

    近年来,儿童近视日益成为广大家长心里的大事。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面对家长急于让孩子摆脱近视问题的焦虑心理,近视矫正市场逐渐火爆。从私人性质的养护机构到公立的专科医院、从视力恢复训练到视力养护中心、从眼药水生产到逆转近视的“神器”,“保护眼睛”已然成为最博眼球的噱头。但花钱就能买到预期值吗?当市场的炒作宣传变成尴尬的“无力兑现”,真相终于水落石出。“神药”“神器”终非解药,唯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预防儿童近视。

    当前,儿童群体在成长期所面对的繁重课业,需要长时间用眼。所以,既要让孩子高质量完成学业课业,又要保护好孩子视力,非常考验每个家庭的教育智慧。对此,广大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防止其近距离主动用眼过度,不妨给孩子设定计时器,每隔40分钟左右就让孩子主动放下书本,在远眺凝视、驻足休憩之间舒缓身心,让眼睛的疲劳度得以有效缓解。闲暇时间,家长不妨带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在锻炼中放松视神经。

    市场上走红的“神药”“神器”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广大家长对于近视的本质看不清、摸不透。近视是因为长期的坐姿不够端正、阅读时间过长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最终使得孩子不得不“眼镜加身”。对此,广大家长应自觉摒弃短视思维,在孩子求学之路上,自觉规避各项“硬性设置”,坚持高效学习,厘清“学完”与“学好”的关系,即严守效率第一的原则,努力规避题海战术等传统思维的影响。

    面对孩子学业中出现的近视问题,家长不要过度焦虑,而应正确面对,以科学的思维和思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而不是寄望于“神药”“神器”。否则,不仅会给孩子的学业和眼睛健康带来压力,反而助长市场乱象,干扰科学护眼的判断力。在这方面,不仅家长群体要予以关注,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强宣传指导。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是必须答好的一道考题。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不仅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对此,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加强对科学护眼的专题宣传,市场监管部门也要通过出台文件举措、加强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大对视力矫正乱象的打假力度。举全社会合力,加强对于各类视力矫正“神器”“神药”的治理,同时做好孩子的书写听讲坐姿指导,如此才能更好地呵护孩子明亮的眼睛,让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教育现代化服务中心规划办公室主任)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