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融学有新意 润物细无声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践行“大思政课”成果采撷
胡恩鹏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教育铸魂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可见,让新时代的“大思政课”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入学生的头脑,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更是一项没有前例可以援引的开创性工作。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不断致力于“大思政课”的实践与探索。早在2022年初,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就携手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以小学语文、数学与思政教育融合为切入点,启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科融合探索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该项工作由省级教研专家领衔,召集优秀名师,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数学学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创编供学生使用的融学学材。项目团队紧扣时政热点,采用阅读、辅练的形式,确定了“我们都是追梦人——在星辰大海追逐航天梦”“强国必须强军”“新时代 新征程”“我们的北京冬奥”“了不起的中国工程”“守护绿水青山”等30余个主题,依托省内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领会、实践、展示等活动,旨在促进新时代课程建设及教学发展。通过研究、实践,首批课题成果——《课程导报》新时代新课标融学专刊(小学3—6年级)问世,该专刊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特点、年段特点、新课标相关要求和当前教学需求有机融合,在“三个融合”上做足文章,兼具可读性和实用性,是教师、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一、和课程特点相融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专刊在选题、选文和设计活动等诸多方面都着力体现了与语文课程的融合,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专题“我们都是追梦人——在星辰大海追逐航天梦”根据语文学科总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结合同步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推荐了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和示范性的两篇阅读文章《天宫,不再遥远》和《航天梦永不停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易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可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梳理与探究能力必不可少。该专题设置活动环节,让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载人航天及空间站的相关资料,制作成文化名片,并填写“天宫课堂”的学习记录单,引导学生用表格、图像等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结果,以此培养学生梳理与探究的能力。

    二、和新课标要求相融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学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专刊在选题上落实了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也落实了“双减”政策要求。专题“强国必须强军”以祖国先进的军事装备为素材,通过歼-20、福建舰等装备发现飞机的起飞角度,引出角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在军事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量角、画角等问题,并用数学的语言简约、精确地介绍角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爱军情怀,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和当前教学需要相融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新的课程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课程导报》新时代新课标融学专刊较好地发挥了辅学功能,将思考、活动融入到短文阅读中。为了让师生好用,在阅读理解的引导方面还沿用了统编语文教科书中单元语文要素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同步,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统编语文教科书五年级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五年级专题二“新时代 新征程”在“阅读广角”栏目中选用了《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一文,在“我爱思考”栏目中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了读文用时记录,列举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设置了检测学生对文章大意了解情况的填空习题,做到了与当前教学同步。

    课题成果不仅实现了与课堂教学同步,还体现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阅读题思路开阔、形式多样,受到学生的喜爱。如,在《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文章后设计了“我爱制作”的活动,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给自己感兴趣的大国重器制作一张名片;“我是小画家”“我是摄影师”“我是小作家”等形式多样的汇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切实增强了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较好地帮助教师达成了新课标理念。

    思政教育永远在路上,随着《课程导报》新时代新课标融学专刊的诞生、成熟和壮大,弘扬江西特色红色文化的《课程导报》传承红色基因融学专刊等也纷纷进入研发之中,赣鄱大地即将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思政课”的春天。

    (胡恩鹏)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