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前周刊·保教
2024年05月26日 星期日
奇奇妙妙博物馆
宋松 阎昱利 王媛 史军
幼儿在观察各类“宝贝”。宋松 摄
扫二维码
看课程故事

    智慧缘起:好奇、爱探究、喜欢收集是幼儿的天性,每天户外活动或散步回来,他们总会带回来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有在树下草丛里捡的野果、种子,有在角落里、操场上捡到的珠子、亮片等。幼儿常常喜欢在如厕、喝水、换衣服时悄悄拿出来跟朋友分享这些“宝贝”的故事。但是他们总会担心被成人发现自己在外面捡东西,可能会被认为不卫生或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就把这些小秘密藏起来。为满足幼儿与同伴分享讲述“宝贝”故事的愿望和需求,我们在班级创设了“奇奇妙妙博物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发现,有充足的时间表达关于奇妙“宝贝”的有趣故事,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过程:幼儿通过集体讨论和多次调整最终选定将“奇奇妙妙博物馆”放在教室中最显眼的地方,保证每一个进入班级的人都能第一眼看到它。在展品的选择方面,幼儿最初只是随机放上个人想要分享的“宝贝”。后来随着参与人数增多,展品多到放不下,幼儿讨论建立展览仓库,制订轮流展览计划,策划布展方案。展览时间也从开始的几人随时分享到后来每周五固定分享,由提供展品的幼儿来做讲解员,分享“宝贝”的故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直作为倾听者,用文字、照片、录像默默地记录孩子们分享的故事,并把部分故事分享给家长,通过家长沙龙引导家长学习一对一倾听孩子,实现家园共育,共同了解孩子们五彩斑斓的世界。

    现在“奇奇妙妙博物馆”已经成了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区,它也从最初的展示“宝贝”变成了幼儿交流的新平台。大家在这里展示自己的生活,一起策划、合作布展、独立讲解,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悦、表达自我的感受。小小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激发了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究世界的兴趣。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