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体育教学部
以混合式教学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陈福乐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体育教学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混合式教学为切入点,通过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等举措,形成课上课下衔接、课内课外联动的体育大课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推进学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体育教学保障

    体育教学部自成立以来便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推进体育运动场所和体育场馆建设,建立体育器材补充机制,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组织建设和管理机制,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行有效的体育教学组织体系,保障体育教研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定期和长期开展。同时,加强线上和线下体育混合式教学平台建设,建立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推进“学习通”教学平台和教师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专任教师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和师范能力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学术交流、观摩学习、比赛竞技等形式了解各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学习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明确信息时代对体育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拓宽体育教学教研思路,激活混合式教学组织活力。例如,组织教师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大中专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围绕基本功和教学技能两方面内容对教师的队列队形设计、教学设计、说课等能力进行考查,体育教学部通过配备指导教师、开展赛前模拟等方式帮助教师增加经验积累,提升临场把控能力,取得良好成绩。

    加强线上线下体育课程建设

    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体育教学部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将体育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完善体育课程内容,加强体育项目推广及专业运动队建设,将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作为混合式教学评价的其中一环,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毕业考核等重要指标紧密联系,实现“学会技能、掌握知识、锤炼品格”的育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学部借助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不断完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库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体育课程开设和体育教学全过程,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提前发布体育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实践探究的能力;充分运用微课、白板课件和多媒体设备等辅助设计教学环节,并以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切入点,营造轻松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利用语言引导、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创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智慧课堂,促使体育课堂教学目标高效实现。此外,通过教学大数据平台,针对直播课教学、教师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学生在线课堂到课率、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等线上教学情况做好督查和研判工作,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信息技术赋能体育课程开展。

    打造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体育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传统体育课堂从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混合。课前,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方式;课中,根据课前在线学习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网络、手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将线上教学与常规体育技术教学相结合,不断深化学生运动技能的认知水平,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课后,学生借助教学平台提出自己的疑虑,教师及时进行解答,达成高阶性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部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点,即借助传统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指导和师生交互等优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的协同育人效果,互联网的交互共享、资源高效率传播等特性,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同步与异步的混合,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提高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帮助。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教学功能和自己精心设计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师从循环往复的机械性教学流程中解脱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借助移动设备等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可用任何便携式电子网络设备访问课堂,获取更有吸引力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这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被动的“要我学”向主动的“我要学”转变,从单一的教学评价向多维度、多链条的“过程性+终结性”教学评价转变。

    面对新时代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学部积极转变教育思想,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坚持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鼓励教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技术,统筹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陈福乐)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