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
谢洪建 霍艳飞 李恒飞 孙丽平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省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为抓手,立足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驱动,科学构建专业体系,夯实专业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构建“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中职学校。

    传承红色基因,初心永远向党

    在党建引领下,学校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初心永远向党”系列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学校建立“初心洗礼室”和“灯塔书屋”,为党员群众开展党建活动、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提供红色环境。全年重大节假日开展书画展、红色会演、红色演讲、主题观影、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传播氛围。

    学校教师参与编写“红色基因传承丛书”,重点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充分挖掘展示本地红色资源、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该书获评202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读物,在聊城市区域推广,是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补充。

    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训练,成立学校国旗护卫队,参与市区两级运动会、清明祭扫等各种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成为聊城市学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学校创新性开展电子商务非遗方向专业,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让非遗文化“碰撞”电子商务,实现传统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学校创办非遗传习室,内常设葫芦雕刻、木版年画、泥塑等8个板块,重在对聊城市东昌府区的15项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进行体验、宣传、推广、教育、教学,致力于打造非遗文化传承新课堂。学校定期通过各种文化之旅,让学生们体验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通过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切身体会非遗技艺的魅力,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精神。学校排演的八角鼓节目《水城桥韵》在“山东省中小学生校园文化展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作品《玩转小葫芦,传承大匠心》获得2021年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作品《毛笔包装设计》获得2022年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023年,学校被评为东昌府区非遗文化传习所;2024年,学校被评为聊城市非遗传承教育基地。

    开展国学进校园活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育人,从国学智慧中感悟高质量教育理念、淬炼教育教学策略。开设茶艺课,观茶艺、品茶香、悟茶道,在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中传播茶艺文化,透过奉茶和敬茶等礼仪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义、仁、孝精神。举办“龙狮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凸显学校教育特色,在2023年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中,学校师生获奖9项,其中一等奖6项;1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1人被评为优秀运动员;学校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坚持“大方向、小专业、服务区域发展”方向,开展特色化专业调整

    学校创新性开展以“大方向、小专业、服务区域发展”为特色的专业优化调整行动,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学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非遗电商、农作物生产技术、康复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覆盖现代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多个现代化人才培养方向。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区域头部企业开展“校中厂”项目,将真实生产线嵌入学校,开展项目化教学。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在校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创新实施各类新专业,开办五年制高职专业,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学校成功申报了7个五年制高职专业,架设中职生专业成长“立交桥”,充分满足在校生就业、升学和创业的不同需求。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构建“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开展学校提质培优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学校先后被评选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试点学校、全国数字化职业院校标杆建设学校、山东省100所高水平中职学校拟建设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等,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奖项18项、省级60项、市级76项,教育教学成果省级11项、市级13项。

    学校将继续以“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主线,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调整学校专业,培养具备绿色技能和数字技能、更契合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持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谢洪建 霍艳飞 李恒飞 孙丽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