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呢?社会美育能为乡村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近日,作为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宣传季活动之一的“大美大爱在乡村”专题艺术采风活动,记者走进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前汾溪村,探访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吴鸿珍及团队创办的“前汾溪谷——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看他们如何以社会美育为牵引,以文旅产业为核心,校、地、企携手共建文创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吴鸿珍是中国美术学院第一届“社会美育”专业方向的毕业生,2016年7月毕业后她回到了曾经“又贫又难”的家乡——福建小屏南县。 带着专业的眼光,吴鸿珍用3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自然禀赋优越——拥有国家5A级景区“白水洋·鸳鸯溪”;人文景观丰富——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5个保存完整的中国传统村落,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戏、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 然而,怎样用自己的专业改变家乡呢? 能不能创办一个文创基地,开展艺术创作、研学实践、教育培训等活动,助力家乡振兴呢?吴鸿珍逐渐有了思路。 2017年7月,她邀请导师陈子劲一行到前汾溪村考察。陈子劲提出“以共建的方式,将学院的社会美育思想与教学在屏南进行实践与探索”,这一想法得到了陪同考察的当地政府部门支持。 由此,政府统筹并出资硬件建设,由学院注入内容并链接有益资源,由返乡创业大学生创办企业、投资软装并负责运营管理,校、地、企三方共建的文创基地诞生了。 在政府和学院的支持下,短短一年时间,一次性可容纳百余名师生入住的宿舍楼和工作室,设备齐全的展厅、会议室、餐厅等公共空间和教学活动场所就建成了。 2019年10月11日,“前汾溪谷”被正式授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此后,中国美术学院乡土学院·宁德、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福建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第四批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福建省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纷纷在此挂牌,福建农林大学、宁德师范学院、福建幼高专等院校的社会实践基地也相继落户,前汾溪谷热闹了起来。 首届全国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论坛在此举办,中国美术学院多个院系师生在此实践、写生、采风,“三月三”前汾溪山水生活艺术季在此展开……自2019年以来,已承接200多批5万人次来此开展活动,往日静悄悄的山村渐渐喧闹了起来,文创基地也逐步摆脱政府“输血”,实现了自我造血。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0年,由中国美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毛华磊、王润家创立的社会美育公益品牌——乡野艺校落户前汾溪村。毛华磊介绍,目前艺校以美育教学、助农宣传等为主要工作内容,服务社区治理与城乡融合。 乡野艺校开展的“今晚吃什么?”项目先后走进18个家庭,以共同制作美食并共享晚餐的方式,深度了解个体成长历程、家族历史变迁、在地文化风貌沿脉;“生态农业1+N”项目,打造出了“前汾溪大米”“汾溪的橙”等农业品牌…… 陈子劲自考察之后,就带领师生团队长期在此开展实践型教学和毕业创作教学。 2021年,“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率先被授牌为“中国美术学院宁德乡土学院”。 “乡土学院,即以乡土为学院,把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前线’作为人才培养和自我实现的大现场。”陈子劲说,在前汾溪村,以文教产业为引擎,驱动文旅业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打造出了艺科融合、共同富裕的未来村落示范点。 “近几年,本地和外地来屏南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对促进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屏南县副县长苏健说,当地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努力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文创基地开展活动,吴鸿珍渐渐忙不过来,同样是本地人的大学毕业生郑夏玲的全职加入,大大减轻了她的压力。同时,她又聘请了附近十余名村民负责餐饮、客房等工作。 回望来时路,吴鸿珍感慨万分。“如果想创业,学弟学妹们不妨回家乡去看看,乡村正需要广大青年返乡贡献力量。乡村振兴是服务于人的振兴,而乡村能振兴,一定是始于人的振兴。”吴鸿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