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文化”“旴江医学”“药都樟树”……在江西,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底蕴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本草佳木,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化“草”为“药”的秘诀在于炮制,而炮制技术关乎药效。然而,由于传统炮制技术大量散藏于古代文献中,这些技术长期未能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因此濒临失传。
为了让传统炮制技术焕发新的光彩,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团队在遵循古法、创新工艺、复苏古法炮制工艺的同时,打通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堵点。
抢救濒临失传的古法炮制技术
1985年,正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读研的杨明经历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寻药行动。
一家国内头部药材公司在全国寻找附子的炮制品种。他们访遍全国各大分公司都被告知没有这个品种,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杨明的导师、著名中药炮制学家徐楚江。然而徐楚江也只是在做学徒工时听说过,并没有见过成品,更不用谈炮制方法了。“由于炮制技艺失传以及难以工业化生产等种种原因,附子炮制技术逐渐消失在市场上。”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徐楚江就格外痛心。
此后,杨明在徐楚江的指导下,开始探寻这一古方的秘密。古籍记载,附子炮制始于汉代,古人将其用草木灰煨熟,剥去外皮及尖底,形似烤红薯般“发泡”,从而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然而杨明经过多次尝试,无论是复原草木灰煨,还是创新用火烤、火炕烤等方法,始终无法实现“发泡”效果,减毒效果也不理想。
一次偶然的聊天,让杨明有了新的灵感。当时,一位在军工行业工作的朋友向他提及,一项国外的新技术——微波加热或许契合他的炮制需要,能量高、加热快、加热均匀且热量传输由里往外。于是,他马上找到一家国营电子管研究院,借用他们仅有的一台家用微波设备反复试验,用了两年时间,逐渐摸索出一项能够实现减毒增效和外观“发泡”的成熟工艺。
“传承创新中药炮制,采集整理传统文献、药工经验只是第一步。只有深刻揭示炮制原始意图和方法演变机制,创新凝练中药炮制理论,才能揭示炮制原理科学内涵。”这次的经历,让杨明下定决心挖掘传承传统炮制技术和特色品种。
通过地方炮制流派技术、古籍文献收载优效品种、民间流传古法技艺、老药工炮制经验4条挖掘路径,杨明和团队明确了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市场价值3个取向,整合成一个传承技术挖掘模型,并用近40年时间,抢救濒临失传的古法技术,阐释炮制作用原理,让古法炮制有了现代的打开方式。
让古法炮制走上现代化生产线
“拣去杂质,过罗”,古籍中寥寥数字记录了青黛的炮制过程,但具体操作起来却要经过在夏日浸泡发酵马蓝、手工石灰打靛、手工水飞分选等繁琐的工艺流程,很难实现自动化生产和高品质量产。
“当前,传统的中医药发展陷入了传统和现代脱节、科研和产业脱节的困境。中药炮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从古法到理论,从原理到工艺,再从标准到用现代化的装备来实现等一整套流程。”导师是老药工,自己又长期从事中药学及其工业化开发研究,先后担任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药企技术总监、总经理等职务,独特的个人经历让杨明深谙此行业痛点。
彼时,高校对古法炮制的研究多停留在原理层面,即便和企业开展合作也只是停留在提升工艺与标准上,对中药炮制的传承缺乏系统思维。在大型药企的工作经历让杨明意识到,装备的改进会给传统中医药带来产业化效果,而要让老祖宗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急需打通中药炮制各个环节的壁垒,让古法炮制走上现代化生产线。
杨明毅然带领团队,创制有关中医药领域的现代技术装备,组建起全国高校唯一的从事中药新制剂、新剂型、新技术、新装备研究开发的实验室。
“针对中药生产过程中设备落后、能耗高、效率低、污染大、热敏成分损失大、活性成分转移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团队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单元设备,使之适用于中药生产,为中药企业提供生产车间设计、技术改造及工程项目实施等技术服务。”在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的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张江山告诉记者。
以青黛为例,实验室通过建立青黛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建成国内唯一融温控浸泡—打靛—泡沫分离于一体的青黛炮制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4倍,能耗降低70%,年生产优质青黛饮片200吨以上。
近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建设了国家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74家,共挖掘传统技术420余项、特色饮片630余种,研制特色炮制专属设备8台套,顺利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种传统特色炮制方法的传承、工艺技术创新与工业转化研究”重点专项,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打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堵点
从成都中医药大学“下海”到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当技术总监,后来又成了总经理,杨明本想等摸清了企业和市场运作规律后继续回原学校做研究。时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红宁“三顾茅庐”,最终以柔性引进的方式邀请他主持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
“当时我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在高校背景下对实验室进行企业化管理。”令杨明没想到的是,学校欣然答应。
2005年起,杨明仅用一年多,就完成了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并获得教育部专家组验收通过。“80后”教授伍振峰是杨明的学生,从实验室起步阶段便跟着导师做装备,如今已经成为博导。
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带学生,杨明都是出了名的“好手”,他将此归功于学校重视“产学研创用”一体化,打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堵点,多主体协同育人。
为了和企业接轨,实验室在人、财、管理上都相对独立;教师走出校园,深入中药制药一线车间,了解市场的最新需求;实验室实行年薪制,并实行KPI管理,员工每月由财务先发60%的固定工资,剩下的40%根据具体业绩进行考核。
企业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更打通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各方面的局限:学校成为协同育人的核心,主导教学科研平台、技术支持与服务,日常管理与运营;企业则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场所,搭建工程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等。
为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2019年,该校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现代中药制药产业学院,杨明成为该学院的院长。随后,学院引入江中药业、赫柏康华、济民可信、景德中药、元宝山农业5家企业共建。
“我们实行‘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横向联合的人事评聘机制,政校企之间中药制药资源共享,对学生培养实行‘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教学机制。”杨明介绍,实验室在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下,构建了“产学研创用”一体化创新模式,把项目做在企业里,把文章写到产品上,把育人放在实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