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研究费时费力且难以立即看到成效。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需要有甘于寂寞、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的精神。
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始建于1984年,由北京大学数学系援建创立,北京大学教授闻国椿担任首届系主任。援建者们脚踏祖国大地、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治学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烟大数学人弘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烟大精神,坐稳坐住基础研究“冷板凳”,不断推动“从0到1”新突破。一项项成绩的取得,彰显着烟大数学人抢抓发展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的不懈努力,以及团队全体成员的主动担当和善作善成的精神,共同展现了基础学科研究的勃勃生机。
持之以恒开展基础研究,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学院始终鼓励教师面向国际前沿潜心开展研究工作,以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态度,营造出心无旁骛搞研究的宽容环境。学科教师坚守“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耐心,通过“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踏实专注,在基础研究征程上默默耕耘,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基础数学方向带头人张志军教授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非线性泛函分析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1项。运筹学与控制论方向带头人吴昭景教授建立了随机动力系统的建模、稳定性与耗散性分析的理论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控制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同行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延伸、扩散出许多重大成果,他本人也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应用数学方向带头人杨玉军教授潜心图论及其应用研究工作,敢于挑战研究领域的国际难题,与美国高校学者合作解决了戈德西尔(Godsil)提出的国际代数图论界30多年悬而未决的著名公开问题,研究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除了营造潜心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学院还大力加强人才引育,着力打造基础研究的人才高地,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汇聚了一批高水平数学人才,打造了多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学院引进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等高端数学人才,自主培育了省级及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还形成了多个高水平创新团队。
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为学科交叉提供理论支撑
数学研究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前沿探索型”研究,也是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以解决国家需求的“需求导向型”研究。为此,数学学科近年来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学科先后获批“数据科学与智能技术”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依托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学院大力推动有组织科研,不断开拓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前沿领域。学院承办了第一届全国信息通信数学及应用大会,同时,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信息和通讯技术(ICT)领域的数学专业委员会在学校设有办公室,多次进行ICT领域的数学研讨与学术交流,开展信息通信领域关键数学问题的研究工作。
此外,学院还与北太振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建立烟台大学北太天元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积极参与北太天元数值计算通用软件的研发工作,服务国家计算软件领域的自立自强;与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持续开展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数据分析与优化研究,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潜心教书因材施教,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院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学建模”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性代数”等4门课程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学院教学改革成果多次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
多年来,学院坚持因材施教,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知识体系完备、创新意识强的数学拔尖人才。2007级本科生张若冰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青年几何学家。本科求学时,学院任课教师就发现了张若冰的数学天赋,推荐他参加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生数学基础强化班”,并指导他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直到现在,学院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甘坐冷板凳的求真态度,仍让张若冰感慨颇深。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日常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学院领导和学科团队带头人主动作为,全体教师勇于争先。通过积极投身所从事的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事业,学科团队把个人目标同教育事业相结合,与国家科技教育事业同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不断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