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思维理念认为,所有的知觉都包含着思维,所有的推理都蕴含着直觉,所有的观测都包含着创造。抽象的概括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在建构活动中运用视觉思维,可以触发建构设计中的创意、创想与创新,为幼儿建构提供新思路。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城区幼儿园的孩子们对苏州园林从小耳濡目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将苏州园林“搬进”建构区呢?我们运用不同类型的视觉思维方法,为建构活动提供了可行的指导。
生活经验“可视化”——多元感知,全面收集素材
分解图表:园林结构小调查。幼儿对于苏州园林有着最基础的直接经验,但缺少细致的观察。于是在搭建前,我们开展了有关苏州园林的小调查,了解幼儿的经验点。
嘉嘉在游览拙政园时,发现了一位无所不知的“老师”,原来是景点里的专职导游。嘉嘉跟随着她的脚步,一边观赏,一边倾听,了解到楼阁、榭舫、亭、廊、桥、飞檐、花窗等重要元素,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绘制了苏州园林的分解图表,园林结构一目了然。接着,嘉嘉开始有意识地按照图表进行设计搭建。
三维模型:构建立体支架图。园林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幼儿在搭建初期,只能搭建薄薄的一片。平面的图纸无法展示内部结构,搭建立体的建筑对幼儿来说是极大挑战。
小怿运用牙签、黏土等材料制作了苏州园林微景观,阳阳用积木搭建了苏州园林中的“亭”。通过制作三维模型,幼儿了解到柱与梁的连接方法、桥梁的架构技巧、屋顶瓦片的铺陈手法。三维模型为幼儿提供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认知发展工具,解决了主题建构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支持了幼儿的深度思考和理解。
思维导图:查漏补缺添细节。苏州园林除了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还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当主体建筑造好后,幼儿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于是他们将目光聚焦到山水草木上。如何搭建出自然之趣呢?我们召开了一次儿童会议,将幼儿的需求绘制在思维导图上。这种形式让幼儿快速地进行了头脑风暴,将身边的资源灵活运用到建构游戏中来。
实地探访:聚焦观察更深入。苏州园林中的小桥流水堪称一绝,是衔接山水、牵手亭廊的纽带。然而,如何搭出小桥的韵味呢?幼儿进行了三次尝试。第一次搭建的台阶没有层层递进,于是我们再次实地探访,设计出两种小桥:饶有情致的拱桥、雕栏玉砌的平桥。聚焦式观察让幼儿更加细致入微地了解了各种元素,在反复的观察实践中,幼儿的建构能力与创新思维也得到发展。
建构经验“可视化”——计划表征,能力螺旋上升
透视图:立体空间可视化。“透视”可以概括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用笔把三维空间的场景准确地描绘到二维平面上,可以在平面上获得相对稳定的具有立体特征的画面,称为“透视图”。过去孩子们设计的图纸大多是粗略的轮廓,计划与实际操作的一致性不高,这恰恰是提升幼儿高阶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机会。于是在绘制设计图前,教师启发幼儿以视觉思维去发现建筑内外的结构,透视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透视图纸的运用,使建筑内部的家具、装饰更加直观。
档案集:前后对比更明晰。本次建构主题“苏州园林”持续了好几周,幼儿需要不断进行新的设计,为了让前后设计图的对比更加明晰,教师提供了“设计图档案集”。幼儿在翻阅档案集时,可以快速地吸取前期搭建的有益经验,也能在对比中发现不足。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对幼儿进行可持续观察的好载体,通过档案集,教师可以掌握幼儿在建构活动中计划表征能力的发展水平。
做记号:增减替换显成效。在主题建构的中后期,建构主体已经确立,一般无须改变,然而对于建构细节的处理还有待商榷。此时幼儿可以保留原有的设计图,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当预设材料不合适时,可用现有材料“以物代物”进行替换;当预设材料过多或过少时,可以删除或增加材料。
评价经验“可视化”——复盘纠错,机制巧妙激活
辩论会:思想碰撞激火花。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强,表述逻辑性强,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建筑技巧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我们组织辩论会,尊重每一个声音、每一次思想碰撞,也尊重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诠释。其中,会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两三名幼儿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便辩论会后进行复盘反思,产生更有创意的搭建方法。
点点赞:同频共振促团结。幼儿喜欢得到老师与同伴的夸奖与肯定,“点赞”是幼儿经常使用的一种对同伴的评价方式,在“点赞”中幼儿可以获得经验、增强自信。“点赞”可以用符号、动作、贴纸、表情、玩具和其他非语言手段来表达对他人的认可。这种看得见的评价方式,让幼儿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纠错游戏:换位思考助提升。照片和视频是能够还原游戏场景最直接的方式,幼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游戏中的问题,从体验者变为旁观者,学会换位思考,发现游戏中的不足,如选材、分工、交流合作等。前期制作的“设计图档案集”可以非常直观地进行纠错游戏,他们很乐意做“老师”,圈出他人设计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后续绘制计划书时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多种视觉思维策略的实践,我们完成了“苏州园林”的建构。幼儿不仅提升了建构能力,还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传承发扬了“吴文化”。视觉思维融通幼儿多种感官与思维,是幼儿建构能力发展的通达路径,也是幼儿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城区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