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前周刊·保教
2024年03月31日 星期日
“为未来而教,需要做好健康这件事”
李娟 张静 白明旭
口腔医生为幼儿做检查。幼儿园供图
扫描二维码看更多精彩

    ■教学成果奖这样“炼成”

    编者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心教书育人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极具引领价值。为探寻教学成果奖“炼成”的奥秘,引导更多幼教工作者守正创新、厚积薄发,本报聚焦学前教育领域,特邀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讲述成果背后的故事,分享经验与做法,以供借鉴。

    获奖项目

    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家园社协同推进幼儿园大健康保教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件事,一开始我们压根儿没想过,就是怀着一颗朴素的初心——想为孩子们做些事,走着走着,没想到走了22年。

    2023年7月24日,我领衔主持的《家园社协同推进幼儿园大健康保教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是陕西省首次荣获该奖项的一等奖。在这殊荣的背后,我深知,绝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在努力。

    在我心里,始终坚信,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未来。做好健康这件事,是我带领这所园往前走的第一目标。园长是领路人,我对于健康的认知、观点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体教职员工的行为水平,所以,第一个要做好事情的人是我。我告诉自己,没有这样的信念、态度、坚持,我们不可能做好教育。

    在设定“健康为基 科学保教”这个目标时,我经常思考,什么样的幼儿园、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样的理念和行为才能对孩子长期发展有意义?在走过的22年岁月里,我们或许犹豫过、困惑过、迷茫过、焦虑过,但“为未来而教”这个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面对儿童健康问题日趋低龄化趋势,重身轻心、重智轻体、重教轻保的观念,家园协同不紧密、合力不足等现状,我们积极回应,发自内心地自省,持续不断地思索:幼儿园当下的做法对吗?我们知道,是时候改变了。

    发现:透过社会现象“看见儿童”

    对学前儿童发展零散化、片面化的认识,导致家长长期以来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停留在单一、外显的特征上。独生子女政策背景下“421”主流家庭结构也衍生出一些现实问题,很多儿童表现出缺乏同理心、身体素质和交往能力较弱等特征。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为幼儿园指明五大领域改革新趋势的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与挑战。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指导着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实践研究。为携手家长共同打造有准备的环境,我们在全省率先尝试混龄教育,为儿童营造安全与被接纳的氛围,引导家长共同关注儿童心理及社会性发展,转变家长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生态系统理论给了我们实践的依据,我们将儿童健康发展的视角延伸至学龄后,即小学这个阶段。针对“小学化”倾向易导致儿童错失发展关键期、个性受到压抑及体能锻炼不足等问题,自2010年起,我们陆续开展三项幼小衔接、家园协作专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进行行动研究,持续调查儿童入学准备和健康发展现状,调整衔接内容和育人目标,转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行为,明确了科学衔接的四个维度,双向调整,减缓衔接坡度。

    我们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仍需系统性的改变。于是,幼儿园提出了“大健康”保教新理念:全时程涵盖儿童入园准备期、幼儿园阶段和小学初期;全维度将家园和社会有机联系;全要素指向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品德启蒙和社会适应协调发展;倡导保障全体儿童权益,关注特殊儿童。

    足迹:这是一所“研究型”幼儿园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孩子们多做些事。可是,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拉近实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越是深入地分析思考,我们越是觉得需要学习,踏实一些,务实一些,于是在沉静中慢慢地蓄积起教师团队的专业热情,形成了一种学习的风气和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单一学科视角显露出天然的局限性,尤其是教育领域。在幼儿园一份关于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中:99.03%的教师认为,儿童健康需要医疗保健及特殊教育等跨领域专业的支持。这自然而然引出了医教结合的要求。

    医教结合是指与儿童健康相关的医学领域和学前教育的多方面结合。其中包括儿科、营养科、预防保健科、骨科等学科,同时从医学、教育学角度关注儿童健康发展。我们提出的医教结合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让保育和管理更加科学专业,如联合医疗部门采用临床试验法,借鉴SOP标准作业程序,增强卫生保健工作的可视化、清晰化。从规范化的保育保健、系统化的保教体系、多元化的评估管理等方面,提升保教质量。二是开展融合教育。作为一所普通的幼儿园,接纳特需儿童的过程是艰辛的。为了帮助教师获得特需儿童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我们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充分的学习时间,多名教师取得了不同领域的资质证书,包括STAT评估资格、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等。

    为更有效地保证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质量,我们联合特教、医学、心理等领域资源,通过宣教、筛查、个案管理、定期评估、家园合作等方法,争取特需儿童黄金干预期,并为每一个特需儿童制定有质量、可行性教育方案。

    有一位家长说,这是一所“研究型”幼儿园。我们心里清楚,我们从来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只是因为在教学中、在和孩子们相处中,真的有困惑需要去解决。

    凝练:幼儿园里建起一所“儿童大学”

    “发烧的时候我感觉很冷,为什么妈妈说我滚烫滚烫的?为什么我紧张的时候总想去厕所呢?……”

    今天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拥有更多信息和知识,也自然会有更多属于他们的问题。我们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很多是托起生命的白衣英雄,这使得很多孩子萌发出对生命科学的追求与思考。太多相关的问题,很多成人都没有能力回答,而西京医院幼儿园找到了一条求解之路:医生和医学专家的助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建起一所“儿童大学”,邀请医学领域专家和学者,有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让我们欣慰的是,这些专家非常尊重并认真对待孩子们的提问,提供可开放的资源,并以科学家的视角为孩子们展示生命的奥秘。

    “师幼互动—家庭支持—社会验证”,“儿童大学”里建立了高质量跨学段的师幼互动。我们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协作,在专家教授的引导下,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树立健康意识、了解健康知识、学会科学防护,还能鼓励孩子们永远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世界。

    求索:儿童友好的“乐游园”

    我们告诉自己,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改变而改变,我们要做的,是对孩子长期发展真正有价值的事。

    学前教育全面提质,过程性质量备受关注。我们坚持多主体参与幼儿园常态化评估,以评促建,跨学科跨领域成立“家长协同中心”“儿童成长中心”“教师发展中心”,通过项目制、任务制的方式,革新线上线下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家园社聚合效应,为保教工作质量提升提供扎实保障。此外,我们还提出一系列“健康金点子”,内容涵盖“儿童的100个成长细节”“教师的100个教育经验”和“家长的100个小妙招”系列实践范例,拓展教育空间,发挥1+2>3的协同效应。

    西安,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城市。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十三朝古都的世界名城,西安的片瓦只檐上,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千年积淀。我们开展“儿童乐游”活动,打卡博物馆、漫步长安城,让文化滋养童心,让西安成为儿童生存发展的幸福之城、文明之城、友好之城。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成长更是经年累月的过程。我们针对5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以及1845名从我园毕业的孩子进行了为期10年的连续追踪。调查结果令人鼓舞,这些孩子绝大多数表现出健康有礼、会玩有勇、好学有趣、乐群有爱的良好品质,情绪识别和沟通交流表现突出、解决问题能力强等特质。

    经历22年的持续探索,我们园的教育理念、环境氛围与教养方式明显改变,形成了稳固的社区资源支持及强有力的协同力。在获得一些奖项的同时,改革经验也辐射至全国各地。2023年,我们又拿到了陕西省三项教育规划课题。我们这支团队将始终坚持立足实践,不断探索,借助国家、省、市、区四级平台,以跨域联动扩展参与教育的人群,以数字化融入扩展教育的长度和维度,助力新时代儿童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系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幼儿园)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