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南仲家洼小学秉承“和雅育人”的办学理念,自2015年启动跨学科融合课程研发,由一门到多门,已逐步形成课程体系,擦亮了“悦动南仲”特色品牌,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
聚焦融合课程建设
点亮学校特色名片
学校对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眼师生发展,致力于探索具有发展性、综合性、创造性、多元化的跨学科特色课程,历经三个阶段:
行动构建期:评估师资力量、课程现状及学生需求,拟定出以“艺术社团课”为探索点、辐射到多学科的跨学科课程建设规划,并融汇“文体2+1工程”、青岛“十个一”工程等工作于课程实施中。通过“一借力专家引领”“二纳入课时计划和评价考核”“三结合课程整体规划”,成功打造了“弦乐尤尤”校本课程,将器乐学习与戏剧表演、歌曲演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有机融合,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
优化发展期:课程团队着眼于核心素养,全面展开课程探究,借力专家力量与教师联手教研,深度碰撞,统整课程框架,遵循兴趣和技能并重原则,总结归纳出“双螺旋、双路径”跨学科学习模式,优化跨学科内容,从主题规划、空间突破、路径探索、模式研发四个层面大幅度整合优化,推动课程持续生长,被评为青岛市百门优秀课程。
特色发展期:发挥课程带动作用,完善明晰“跨学科系列课程”下的“艺”课程和“乐”课程两个分支,陆续编写了“棋乐无穷”“丝韵悠扬”“艺彩雅韵”“陶风彩韵”等课程。通过市区经验交流、录制微视频课等渠道,推广教学成果。学校在教育部门学校课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作为青岛市仅有的获奖案例在全国推广,并成为点亮学校特色的品牌。
创新课程实施路径
探索全新育人模式
课程开发团队经过9年探索,最终形成“一主两翼”课程实施路径:“一主”即跨学科创新能力的课程目标;“两翼”则是创生的“N+X”路径,“N”是指涵盖课堂、社团、特长的跨学科融合,“X”是指基于三级课程衍生出节日课、主题课、实践课、德育课等多维拓展课程。例如,在音乐课堂上,在古琴曲《关山月》中融入多学科元素,围绕“乐、舞、诗、画、诵”,探索如何在多样艺术表现中赋予古典音乐新的生命力,感受中华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六一儿童节,组织全校学生走进青岛海底世界,开展跨学科融合课程周活动,探秘蓝色海洋,学生用歌唱、舞蹈、泥塑、诗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构建出“一科为主、多科融合,课堂为主、主题辅助,多维植入、互为补充”的课程蓬勃发展新样态。
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学生。学校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优秀作品对话、与名家对话、与学生对话,聆听来自每一名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全过程。课程团队还研究了“四力”评价模型,全程追踪、评估并及时调整完善,即:关注兴趣、情感、态度、合作、技能的学力评价,厘清学习足迹、总结反思成果的活力评价,记录师生成长、实践创意的能力评价,发布成果、汇报演出的潜力评价。
完善丰富课程体系
赋能师生素养提升
为强化学科协同育人功能,学校构建丰富“123456”课程生长体系,跨的不仅是学科,更是为了育人,赋能学校、师生成为“全面+特色”“一专+多能”“合格+特长”。
例如,关注个性发展的艺术跨学科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弦乐尤尤”课程分为普及课和社团课,学校购置乐器,确保人人参与,并搭建舞台、创造机会让学生站上大舞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他们参与的器乐表演《卡农》《大手拉小手》在各级比赛中屡次获奖。学校承办了青岛市器乐教学现场会,展现师生开展跨学科音乐学习的课堂情景,并作经验交流。
再如,关注综合素养的美育跨学科系列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关键能力。“陶风彩韵”将陶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涵盖传统节日、国家宝藏、美食、青岛风情和神话多个板块,贯穿古今,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特色课程,2023年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
跨学科融合课程,丰厚了学校课程体系,使之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经过两轮教材推进和完善,在全国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多次在青岛市、市北区作经验交流。课程团队成员多次承担结题了省市区级跨学科教学研究的规划课题,论文在多家权威杂志上发表;倡导全科教师人人参与研究,艺术组负责的区级规划课题成功结题,构建设计出学校艺术融合课程模型,并总结归纳了“IFC艺术融创教学模式”,在市北区学术节中获评优秀教学法培育项目。
跨学科融合课程,为实现全环境育人打开了一扇门。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幸福,这是学校在校本化课程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发展的不竭动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打造多元丰富的学校课程体系,成就每一名南仲学子,润育幸福快乐童年。 (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