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幼小科学衔接
高丙成

    近日,有媒体报道幼小衔接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家长焦虑“零起点”入学太难、老师迷茫于学生学习起点参差不齐、儿童适应不好幼小衔接等。

    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家长关心的教育问题。近些年,虽然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变,幼小衔接的有效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在实践中仍有一些教师和家长心存困惑。这说明当前幼小衔接中仍存在关注眼前而忽视长远、注重全体而忽视差异、重视分工而忽视合作等难点痛点,对之需要积极应对、科学破解。

    进一步加强“抢跑”不利于儿童长远发展的共识。儿童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角色转变。但这一转变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深壑,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幼小衔接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台阶、一个普通的路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兴趣班,给孩子进行各种强化训练,或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其实,刻意提前进行知识训练,不仅需要儿童付出更多努力,且容易导致大脑疲劳,使生理系统、感官功能及神经系统受到阻碍乃至伤害。研究也证明,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上三、四年级时,成绩会下降,即所谓的“三年级拐点”。

    因此,要把关注儿童长远发展作为幼小衔接的基本原则和底层逻辑。幼小衔接是一个长期过程,贯穿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不应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超标教学,而忽视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注重生活、社会、学习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将其渗透于儿童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要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满足儿童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儿童知识、技能、情感、心理、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获得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避免以单一标准衡量儿童发展的误区。一项针对北京市小学一年级任课教师的调研发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否大致相当。有的家长看到别的孩子能背20首唐诗,而自己的孩子只能背5首,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标准和要求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容易使其丧失学习兴趣。

    从现实操作来看,适宜的幼小衔接要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家长和教师不要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个儿童,切忌让儿童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要尊重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认真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需求,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等。根据儿童的需求和个性特点等,选择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给予个别化的关爱和帮助。支持和引导每个儿童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让每个儿童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全面发展。

    警惕协同机制不健全对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合力的消解。幼小衔接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涉及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还涉及家长、社会等主体。有效的幼小衔接离不开幼儿园、小学、家长、社会等的通力合作。但目前来看,仍存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不深入、家校社协同不佳等现象,甚至出现“因为小学教得快,我们幼儿园才提前学”“因为幼儿园提前学了,所以我们才教得快”等相互推诿的现象,拖慢了幼小衔接转型的步伐。

    有效的幼小衔接要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整合多方资源,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机制,汇聚多方力量,才能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实效。教育行政部门手握“指挥棒”,应加强组织领导和基层调研,统筹推进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对幼儿园和小学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教研部门要发挥好专业智库作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及时解决幼小衔接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科学进行幼小衔接的直接落实者和关键力量,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通过开展亲子活动、校园开放日、家长会、专家讲座等多种活动,加强家园校的深入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困惑。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宣传部门等组织开展大型公益讲座、专家访谈、现场咨询等活动,形成齐发声、共发力的宣传局面,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幼小科学衔接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