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培养造就符合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质人才”,推动中小企业在新经济、新技术与新旧产业渗透融合中实现存量的“焕新”与增量的“换乘”,是粤港澳大湾区“换道超车”“变速超车”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建构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
作为国家“双高”建设院校,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度推进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服务企业相融合,通过打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产品化全链条等五大“措施增量”,绘好“五张图”,高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赋智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势能和人才动能。
绘好全流程分析“鱼骨图”
学校从成果培育、成果筛选、成果评价、技术对接、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产品中试等全流程,应用“鱼骨图”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在中小企业转化上存在的瓶颈问题。
一是从宏观层面把握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性逻辑。“一以贯之”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一以贯之”聚焦成果转化领域,将原理性样机落地成工程样机、产品甚至是商品;“一以贯之”践行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
二是聚焦“吃—喝—用”民生小切口的应用研究,从微观层面细化高职院校成果转化的实施路径。按照有组织科研管理模式化、科研数据看板可视化、学生能力培养递进化的原则,梳理成果转化的数据画像和影响成果转化成效的因子,通过“搭平台、建团队、创机制、强服务、树典型”,打通成果转移转化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商品化全链条。重点支持刘金彦博士团队开发的石墨烯隔热与散热材料科研成果在东莞一家中型企业的转移转化,签订了100多万元的技术服务合同,为企业降低了30%的生产成本、创造经济效益过亿元。
绘好全过程评价“路线图”
学校科学技术部联合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广东省高校成果转化中心共建成果转化贯通机制,解决企业需要的技术和学校拥有的技术在垂直专业领域的整合与对接问题。
一是深入一线调查高职院校面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成果的现状,围绕成果概况、技术与核心壁垒、应用场景分析和商业化分析四大维度28个指标建立筛选“真成果”的评价模型。
二是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平台,打造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好成果”的技术创新体系。面对“0—1”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与学校经费支持的合力;面对“1—10”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成熟商品,联合广东省知识产权联盟等各类服务机构做好小试、中试、功能性样机开发以及确立生产工艺等;面对“10—100万”的产业化成果,通过项目路演、创业大赛等推动与担保公司、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的联动,创新可复制、标准化的成果转化服务流程(SOP),提高成果转移转化概率与转化效率。
绘好全能力培育“流程图”
学校实施“技术经理人培养托举计划”,培养多学科交融的成果转移转化“技术经理人”团队,解决成果转化过程“怎么做”和“谁来跟”的问题。
一是组建“技术经理人”分层级服务团队,建立技术对接的“中间人”机制。由学校组建“技术协同层级的技术经理人”服务团队,负责组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混编科技研发团队,开展跨部门协同创新,对专项技术成果转化“二次开发”,推进产品中试落地;行业地方中介组织,如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搭建“企业服务层级的技术经理人”团队,组织成果团队走访调研重点产业中小企业,分析并对接企业技术需求。
二是按照成果全链条转移转化所需的能力,建立专业技术经理人培训培养机制。如在成果培育、成果筛选阶段,培养技术经理人的技术发现、技术立项等商业化机会的识别能力;在成果评估、转移转化、产品中试阶段,培养技术经理人的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技术服务等垂直领域匹配的专业化能力;在创业孵化、产品推广、产品商业化阶段,培养技术经理人设计技术、市场、资金等对接激励制度的能力。
绘好“二次开发”“施工图”
众所周知,普适性的科技成果,企业即便从高校“买来”,因企业所处区域和技术背景的差异,普遍存在“接不住”问题。学校鼓励研发团队针对企业需求对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形成适应中小企业“易于消化”的工程技术,跨越技术与商品成熟化之间的“达尔文之海”。“二次开发”让企业拿到的是可投入测试的中试产品、工程设备样机、成套生产工艺和整体技术方案等风险小的成果,形成“企业出题、二次开发、市场阅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是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水土不服”中小企业、难于商品化的关键密钥。
绘好应用技术转化“装修图”
成果转化的核心要义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服务,发展新产业的过程,包括技术转移交易、创业孵化、技术转让许可、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学校以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以应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为主战场,通过研究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学校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制度,构建技术要素流通链;聚焦“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一体的创新枢纽,建设学校“科技创新走廊”,推进智能模具制造等“省级平台建设倍增计划”;面向机器视觉等重点产业的“智力+技术+培训”输出,实施“赋智中小企业立柱计划”,解决成果“有的转、愿意转、转得顺”的问题。
学校争做全链条推进成果面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把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新技术、新思想、新模式等及时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服务中小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李青、王广海单位系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石沐天单位系香港中文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