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三全育人”则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指引、规范和路径。新时代新征程,长安大学聚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目标,以“三全育人”理念指导构建“德育+心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体系,不断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拓展人才培养路径、拓宽人才培养维度,全面推进德育与心育双向融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的保障。
全员“德育+心育” 为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全员”界定了“三全育人”的教育主体范畴,为“德育+心育”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建构的主体性因素,是建设“德育+心育”“三全育人”模式的基础和保障。
一是构建“德心双育”工作格局。学校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成立“德育+心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握德育和心育的不同侧重与内在联系,制定校级层面的“德育+心育”工作方案,将教务、学工、团委、后勤等部门纳入工作组,并根据各部门不同的教育面向细化职责分工,围绕“德心双育”总要求对德育和心育融合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精细组织,以“高站位、广部署、全参与”构建全员化“德心双育”工作格局。
二是联通“德心双育”育人系统。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站位全面梳理学校中的育人主体因素,将党政干部、专任教师、学团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纳入“德育+心育”的“双育”系统,并根据自身工作职责结合“育德+育心”的内涵和理念,找准不同主体在“双育”系统中的定位,制定特色化的“双育”方案,构建“管理+教育+服务”的全员化“双育”大主体。
全过程“德育+心育” 为人才培养拓展路径
“全过程”是“三全育人”对教育实施的时空规划,为“德育+心育”双向融合提供了容量,为“双育”融合纳入了更为丰富的要素。
一是建设“德心双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学校紧紧把握学生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教育与内在心理状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科学规律,通过开展“双育”教师“心理+思政”培训课程、“双育”教学法活动、思政大练兵等,全面推进思政教研室和心理教研室双向融合、思政课教师与心理课教师双向融合、心理课程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的“三融合”,逐步形成思政课教师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课中蕴含思政因素的“双育”局面。
二是开展“德心双育”融合的实践活动。学校准确把握大一到大四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面临的主要议题,紧扣问题导向和成长导向,从认知、情感、意志力三个维度,统筹规划不同阶段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措施。针对大一新生面临的学生角色变化、理性目标建立、人际关系适应等问题,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团体辅导、朋辈互助小组等方式,在帮助学生内在成长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观念等。针对高年级学生面临的生活挫折、情感问题、升学就业等重要议题,学校统合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和思政教育力量,将这些现实问题纳入思政教学和心理教学案例,开展主题“双育”沙龙、团辅、工作坊、个体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不断实现自我认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增强义务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等社会情感。
全方位“德育+心育” 为人才培养拓宽维度
“全方位”是“三全育人”对教育主体开展育人活动的维度要求,为“德育+心育”相互融合提供了理论进路和建构维度。
一是建设“一体两维三联”的“双育”融合体系。学校立足“德育+心育”这一根本模式,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场景,把握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学习、生活的方式与习惯,紧扣学生成长中的实际困惑,从“线下+线上”两个维度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的教育机制,将德育和心育的因子融入其中,推进两者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度交融,推动做到外化、教化、感化和强化。在线上线下开展家长沙龙、家庭持续成长课堂等,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纳入“德心双育”的教育序列。
二是“德心双育”引领“五育”统合。学校科学分析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发挥德育与心育在“五育”并举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和动力效能,真正构建起“以德为首,以智为本,以体为基,以美为尚,以劳为要”的“五育”统合有机模式,为“德育+心育”双向融合提供更为广泛的实施面向和不断发展的广阔路径,为学生持续发展、成长成才提供富含“德心双育”因子的富足土壤和充足空气。(贠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