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高教周刊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构建本研贯通一体化课程新体系
汪霞
图为兰州大学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参与科研训练。 资料图片
扫二维码在中国教育报客户端阅读“本研贯通系列谈”合集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本研贯通系列谈⑤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在关键领域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本研贯通就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贯通本硕博培养过程,统筹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本硕博教育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本研贯通为优秀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多元路径和良好机遇,增强了学生科研活动的专注性和持续性,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长程培养将极大促进高层次的人才输出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出。

    由于我国的本研贯通培养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具体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如课程贯通程度不高、学习环境相对封闭、科研和实践资源缺乏、学科交叉性不足等。其中,课程不贯通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具体表现为本硕博课程内容梯度不贯通、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不贯通、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不贯通,以及课程设计与学科发展不贯通。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当前,重构课程体系应当成为广大高校以本研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性举措。

    强化整体设计 促进课程的全面贯通与衔接

    本研贯通重在建设学段、专业、学科、领域前后呼应、由浅入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强化连贯性、渐进式的课程设计,避免知识重复和逻辑断裂。

    当前,一些实施本研贯通的高校,在培养方案上虽覆盖了传统本硕博的所有训练要求,但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资源条件等尚缺乏统筹性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的衔接优化,导致课程设置缺少梯度、各段课程内容缺少精度、整个课程体系缺少切合度,降低了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效率,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为避免上述问题,高校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聚焦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同阶段课程的不同侧重点,加强课程间的衔接与联系,构建全面贯通与衔接的一体化课程新体系。

    构建基于课程编码的完整的课程设置以及统一的选课系统。在本研贯通一体化课程体系下,课程进行统一编码,每门课程都有反映水平状况的课程编号和简短说明。通过课程编码,一方面,可呈现清晰的课程梯度,明确各课程在全校课程体系中的层级,存在的先后关系、相似关系、共修关系和独立关系;另一方面,在统一课程编码的基础上可整合全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建立统一的选课平台,所有课程通过统一的选课系统开放给学生,学生修习课程时不区分身份,只是通过编码区分水平。

    构建本硕博课程的互通互选机制,打造一批本科互通互选课程。通过建立本硕博一体化课程库并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让有意向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可提前选修硕士课程,或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其个性化发展课程;让硕士研究生可提前选修博士课程,硕士、博士研究生亦可延展修习研究方向欠缺的本科核心课程,或跨院系、跨学科选修本科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由此实现本硕博学生的跨学科、跨学院、跨阶段选课。

    构建“课程共建”和“好课共享”课程开发机制,纵横交错建设品牌课程。横向而言,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建设本硕博一体化品牌课程。本科阶段融合专业教育重点建设通识教育品牌课程,硕士阶段面向学术前沿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博士阶段基于研究取向重点建设交叉模块课程。纵向而言,可跨越专业界域,整合不同学科优质资源,强化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交叉性,分层次建设品牌课程。第一层次为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由同行中学术声誉显著的知名学者领衔的高水平课程,第二层次为在国内同类学科专业中影响显著、具有引领性的特色课程,第三层次为校院共建的示范性课程。

    聚焦培养目标 增强课程内容的契合与特色

    实施本研贯通,聚焦培养目标是重中之重。当前,如何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如何基于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并设计课程内容,是我国高校本研贯通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为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本研贯通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建设,并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开发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

    建设逻辑互联、层级递升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由学校、专业和课程三个层次的目标组成。逻辑互联意味着各层次的目标都要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高校的办学使命,以及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在价值观和素质结构要求方面具有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与关联性。层级递升意味着本硕博三个阶段的目标体系层层递进,要求和难度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第一阶段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和人文社科素养的培养,通过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宽口径、厚功底的“通才”,为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必须有鲜明的特色和研究方向,侧重深入的专业知识、自觉的学术意识、严谨的分析方法、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能力以及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阶段的本质是研究和追求知识,学生需要加强跨学科训练,并基于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宽广的知识视域进行知识的创造、整合、应用与传播。

    课程设置应有力支撑本硕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克服本研贯通中课程泛化、虚化和弱化的问题,必须强化各段课程的目标指向性,强化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关联。按照课程内容与本硕博教育层次相匹配以及课程精深度递增的原则,本硕博的课程内容之间应是一种螺旋式递增关系。本科生课程需坚持基础性、通识性、高阶性和创新性,破除课程千校一面,聚力打造优质精品课程。硕士生课程应成为通向博士阶段学习的阶梯,必须夯实基础,拓宽视野,重视基础理论和跨学科学习,突出方法论课程,特别需要重视前沿知识的学习。同时,迫切需要加强博士课程体系创新,构建以科研和就业双重取向的菜单式、模块化和跨学科课程体系,为博士生提供多样化课程,满足他们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基于培养目标打造特色化课程矩阵。矩阵是两维的组织结构,一般由横纵系统融合而成。课程矩阵即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路径与培养目标关系的实现矩阵。横向系统是体现对本硕博阶段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的课程内容要求,纵向系统是指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实践课程、线上课程等的课程实施路径要求。通过构建清晰的课程矩阵,可以突出各阶段人才培养的重点与特色。横向系统中,本科阶段的课程要锚定基础知识、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建设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特色化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则要立足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打造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方向课程。纵向系统中,结合各阶段的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协同建设正式、非正式课程,强化优质实践课程。

    更新课程观念 实现课程与科研的交融互通

    课程与科研是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在目标层面具有相通性,在知识层面具有重叠性,在研究层面具有交叉性。

    本研贯通培养中,课程与科研迫切需要重建交融互通的“亲密”关系,通过强化研究性,提升课程的质量与学习成效;通过完善课程的应用性,增强课程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

    基于前沿进展建设科研导向的课程体系。最有效的课程与科研的交融互通,是在本研贯通课程中持续和螺旋上升式融入科研的最新成果,以科研反哺课程,促进整体课程的高质量发展。科研导向的课程体系旨在建立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共生界面,立足课程单元全面融入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和高新技术,围绕科研项目、科研主题设计相关的课程内容,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探究为抓手,深入了解、反复模拟科研的进程,不断体验科研的过程,逐步修正对科研的认知。与传统的知识教学导向的课程体系相比,科研导向的课程体系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进一步关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动向、新突破、新原理、新方法与新应用。

    基于研究课题开展科研实践教学。课题驱动、以研促学,旨在推动科研资源向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转化,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自己的各类横向和纵向科研课题,设计和开发课题研究中与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内容,形成研究专题或模块,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鼓励、引导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研究。本硕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选题、设计、实施、分析、评价等各个环节,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博士阶段,教师与学生以项目为载体,针对科学问题反复进行深度剖析、讨论与反思,建立亲密、融洽的学习与研究共同体。通过以研促学、学研互助、师生互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习得“活泼泼”的学科知识和“真切切”的实践能力。

    基于教学活动加强科研素养与学术能力的培养。本研贯通培养过程,可视为将优质的学习者转化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过程。各阶段的课程与教学,便是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跨越到科研的阶梯,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研素养、学术能力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引导学生发现研究中的科学问题,针对学科原理的发展过程探讨如何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如何设计并验证假设等;可以运用学界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研探索历程和孜孜不倦、知难而进的科研拼搏精神,激发学生的科研志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情怀;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阅读文献资料和进行科研的方法,交流科研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科研意识、方法和精神。

    跨越学科边界 打造高品质的横向集成课程

    本研贯通不仅需要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培养阶段,更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现纵向贯通与横向集成的统一发展。

    当前,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学科壁垒森严和协同方式滞后。2023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学科交叉和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促进学术学位各学段教学内容纵向衔接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横向配合,以跨学科、交叉融合、知识整合方式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本研贯通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上打破画地为牢的传统,跨越学科边界,拓宽学术视野,融合学科优势,广泛发挥学科内外和学校内外教学资源与平台的作用,面向知识创新发展需要,统筹各阶段课程在内容、师资和资源上的融通与互动,构建推动横向集成课程高质量发展的“立交桥”。

    通识课程要横向拓展交叉性。通识课程的跨学科应体现问题或话题导向,从不同的学科或用多个视角进行审视和解读。高校一是要跨越校内和校外教育的藩篱。通过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丰富的学习机会,推动学生积极融入社区和国内外的社会中,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增强与社会的联系。二是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通识课程的学习主题不仅要关注理论,还要关注现实,把社会乃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相关的课程内容,促进基本原理的学习与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融为一体。

    专业课程要横向拓展协同性。如何兼具专业的深度和跨学科的广度,是研究生课程面临的挑战。高校应重点打造具有宽广学科视野的专业核心课程,特别到博士阶段,课程需进一步跨越学科壁垒基于方向加强协同性。课程结构上,课程设置应该互补,而不是分割。课程内容上,要立足基础知识、前沿实践和产业变革实现深度融合,特别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在实战中融汇跨学科知识。课程师资上,应围绕课程目标和核心的课程任务建设,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课程团队,基于重大问题进行学习与研究,还应进一步加强与校外研发力量和学科专家的协同,组建跨界的课程教师团队。课程资源上,要打破学科界限,通过平台建设来重新配置资源,促进不同学科联合起来助力跨学科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要横向拓展融合性。贯通培养中,至为重要的是处理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势不两立的状态。21世纪以来,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改革纷纷致力于提高课程的一致性。课程“一致性”即课程的联通性,既包括课程逻辑上的连续性,也包括课程形式上的融合性。融合性意味着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是相互协调和支持的,即需在一个一致性的顶层框架中设置课程,而不是任由各学科领域的课程随意组合形成一个课程体系;意味着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创新课程开发策略,通过“双重编码课程”(部分专业课程同时开放为通识课程)打造新的既面向通识教育又面向专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模式;意味着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双向奔赴,前者加强专业视角和专业知识的融入,后者则在内容、情境、策略等方面兼具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善于运用通识课程的理念、知识与方法反思专业课程。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截至本期,聚焦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本研贯通系列谈”暂时告一段落。本系列共刊登9篇文章,汇聚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关于本研贯通最前沿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成果。本研贯通是新生事物,只有保持深入而持续的关注,才能真正了解它、用好它。就让我们把这个小小的“终点”,作为再次出发的起点。后续,高教周刊还将持续追踪广大高校在本研贯通上的最新进展,及时分享给各位读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