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1+1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
优化学科专业 提高办学质量
本报记者 禹跃昆 通讯员 雷四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中西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事关教育强国建设。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说:“我去过一所西部高校调研,发现其下设院系的一个系部仅有10名教师,仅1人具有高级职称。”结合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一线的真实见闻,赵玉芳认为,虽然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差距仍然存在。
“要把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作为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抓手。”赵玉芳建议,除了在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等“外源性”支持方面加大力度,更重要的是从“内源”上挖掘中西部高校办学优势,引导高校聚焦区域发展需求,调整办学思路方向,以“特色化”“差异化”办学导向提升“内核”实力。
“比如,近年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在西南大学‘职业教育融通与课程教学统整’教师团队的指导下,立足所处区位,通过建立‘田间学院’开展了特色田间帮扶,服务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发展,相关实践成果获得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该校办学特色愈发凸显、实力进一步提升。”赵玉芳介绍。
“在‘内源性’提质增效方面,协调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协同联动开展帮扶支持,也是近年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赵玉芳建议,在加强东部地区高校对中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在中西部地区培育一批“龙头”高校,充分发挥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引领作用,汇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带动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
立足资源禀赋 提升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尹晓军
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看来,中西部高校必须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
马小洁介绍,一直以来,兰大立足西部独特的资源禀赋,在风沙治理、敦煌学、中亚问题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学术成果。同时,坚持“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强化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天然结合点,也被赋予了崇高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我们不断完善优化科研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让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等创新要素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充分涌流,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马小洁说。
近年来,兰大聚焦产学研、面向真问题、力争大突破,与重点企业合作开展产业化技术攻关,聚焦未来能源领域,开展光伏器件、储能领域研究与开发;围绕新能源开发基地建设运维,攻关灾害防治、生态修复、发电效率等重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绵羊基因组育种芯片“兰大·华羊芯”,填补了全球绵羊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空白……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马小洁介绍,兰大通过创新多元引才聚才模式,持续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构建多元分类科学评价体系,构筑重才爱才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一流平台引才、以高端项目聚才、以优势学科留才、以发展需求择才,不断增强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
“作为中西部高校,我们要抢抓‘兰州倡议’历史机遇,勇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潮头,肩负起建设教育强国的神圣使命。”马小洁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