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立足地方应用型办学定位,围绕新余市打造中部新型工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和全面服务支撑“1269”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融合,主动对接、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和增长动能转换,依托获批的新工科、新文科教育与实践改革项目,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共建共管 共生共赢——推动新工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2020年,学校整合所有工科资源,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探索,组织全校工科学院申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并成功获批国家教育部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科学合理地构建和改革本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运行的长效机制和良性循环的治理模式,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新增长点,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与质量。
1.建立健全地方高校新工科“政产学研用”融合机制
政校企三方联动共同建设了5000多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发展中心,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了企业技术研发与学校教学实践的有效融合,创新了“政产学研用”融合机制。目前,中心入驻企业达到20余家。2022年,校企联合建设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成功获批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机制通过政校企共同建立产教融合发展中心,设立校地合作中心,为“政产学研用”融合提供了大平台和有力保障,有效地协调和汇聚了各方资源与力量。新机制有效解决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载体“分散化”“影子化”等问题,为地方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提供了新范例。
2.建立健全地方高校新工科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积极落实江西省“2+6+N”产业体系和《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的战略部署,聚焦江西省钢铁、建材、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发展需求,联合赣锋锂业、沃格光电等十余家上市企业,成立了智能建造产业学院、钢铁产业学院、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学院,形成产学研融合的示范性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增强学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彰显新工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改革成效。2021年,新能源产业学院入选首批江西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3.建立健全地方高校新工科“六位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办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产业学院各方资源优势,将企业资源和职场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共同构建完善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六位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2020—2023年,学校先后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27项。2021年,“六位一体深度融合,产教校企紧密协同——新余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新工科时代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1+2+3+N’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参与完成的“‘水土交融,场网共享’新时期大土木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示范”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4.建立健全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产学互融集成链条
聚焦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建设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兴办江西省锂电产业研究院,获批江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深化新余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特别是2021年12月,江西省政府部门批准新余学院牵头组建14个产业链之一的江西省房地产建筑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至2022年11月联合体内已建成相关国家各类科研平台15个,省级各类科研平台48个。这些平台的建设与举措的高位推动,大大提高学校支撑地方产业链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契合度,大大深化学校专业群对接行业企业的集成链条。
资源集成 融合创新——推动新文科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2021年,学校组织开展国家教育部门首批新文科项目申报工作,“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集成创新与实践”获国家教育部门立项。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构建基于各方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推动相关各方围绕不同学科专业群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需要,集成各类协同育人要素和优势资源,共建共管利益共享的现代书院,并创新书院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探索建成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1.聚焦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育的集成体系
2022年,学校抢抓中央贴息贷款的发展机遇,聚焦产教融合实践创新基地,总投入3812万元用于构建“两新七中心”实践教育的集成体系。其中“两新”分别指新工科协同融合实践创新基地,由新能源新材料融合中心、智能建造与智慧运营融合中心、柔性智能制造与AI融合中心、电子信息与大数据融合中心等组成;新文科跨界赋能实践创新基地,由新媒体+艺术创意赋能中心、师范类+数字素养赋能中心、电商+语言跨境赋能中心等组成。
2.聚焦书院建设,形成综合素养的集成环境
秉承集成集约的资源整合方式,通过“京东书院”与“应星书院”的标准化建设,积极结合新余市教育部门、新余京东云计算有限公司等外部力量,对文科楼D栋近2000平方米进行系统设计与功能整合,逐步形成了学生社团、广播室、技能训练平台、新文科实验实训室等一体化空间,带动了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与自我发展”,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营造了良好环境。
3.聚焦服务地方,打造“工博士”服务团集成品牌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抓住教育、科技与人才三位一体的牛鼻子,架设“工博士”服务团主要方式,主动服务新余经济社会发展,通过选派32名博士下企业,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中带来了近7000万元的营业收入,在科研项目金融化中招纳了近5亿元的外来投资。将“工博士”服务团分别派驻高新区、分宜县等企业,让人才在一线建功立业,并产生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企业经济效益,如协助江西慧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交通运输部门“首批农村物流服务示范品牌”等。
学校立足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稳步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抢抓“四新”机遇,系统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2023年,学校承担的国家教育部门新工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