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考前仪式感 助力学子展翅高飞
马宇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赵崔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新闻回放

    近日,浙江新年后首场大考——1月选考和学考启幕,全省60.6万考生赴考。很多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出征仪式”,为考生送上祝福。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策马奔腾的雄壮氛围,更体验到了“放飞”锦鲤的愉悦。这让他们在备考生活中得以稍事放松,为首考注入了更多信心。

    主持人语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高考,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机制,也是对考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同时为无数人提供了改变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庄严而神圣的高考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深深的仪式感,传递着对高考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高考前的庄重仪式感,犹如最后的磨刀石,为这把剑增添了几分锐利与光彩。

    青年说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黄梅戏《女驸马》中的著名唱段表现了中状元以后赴琼林宴、御街前夸官等仪式性庆祝活动。这表明,围绕“高考”的仪式文化源远流长。学校书记策马扬旗,学生“放飞”锦鲤等活动,可以看作是对仪式文化某种程度上的继承与发扬。

    仪式不仅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和表演性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仪式感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参与者的道德情怀,引导其行为向更高标准发展。

    高考前,通过精心组织的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情绪价值。这些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与支持,明白自己并不孤单。学校通过合理、解压的仪式感活动还可以缓解学子的焦虑和压力,有助于让学生们暂时卸下思想包袱从而更从容应对高考的挑战。同时,考生所感受到的激扬的仪式感,与平日里紧张严肃的学习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能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们的重视与关怀。

    高考前的仪式应当是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而非给学生、学校和家长带来的负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应该根据内容的需求和适宜性,进行周全的构思与设计。要实现仪式感,不仅要注重仪式的精神内涵,还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为基础。仪式的设计和开展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学校也需要与家长携手合作,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有益的环境。同时,学生也应珍惜这些机会,从活动中汲取力量与信心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