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科技学院地处湘南,属于南岭走廊的核心地段,境内有瑶族、壮族、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该地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瑶文化、女书文化、柳文化、舜文化等是其典型代表。近年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整理地方文化,并努力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为强化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系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项目“湘南方言民俗调查与图典编撰研究”(项目编号:XSP2023WXC027)阶段性成果。
深入挖掘南岭走廊文化资源
反映南岭走廊各民族迁徙与发展历史的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育人中的价值和作用,组织团队积极挖掘整理南岭走廊文化资源。
瑶族史歌《盘王大歌》集音乐、舞蹈、歌谣于一体,不仅是一部瑶族迁徙史,也记录了大量瑶族文化传统。瑶文化研究团队在《盘王大歌》、瑶族神话、瑶族《过山榜》等方面卓有建树。江永女书是一种独特的女性专用表音文字,其中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坐歌堂、结老同、婚嫁、女红等都有展现。女书习俗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女书文化研究团队在女书习俗、女书书法、女书文创产品开发、女书群体的社会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绩。南岭走廊还是语言资源丰富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系属不明的土话共处一地、相互接触,发生一系列的变异,值得关注。语言学团队采用音像摄录与纸笔记录的方式活态保存该地方言民俗文化。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舜文化、柳文化、湘桂交界地带石刻文献的整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为人才培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体系
依托南岭走廊独特的文化资源,汉语言文学专业着力挖掘地方文化,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体系。
一是以南岭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为抓手,有针对性地把优秀文化挖掘与传承融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大模块课程体系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高校与地方联合、专业与通识结合、素质与能力耦合”的“三合”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在加强人才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人文素养的培育,教师带领学生发掘整理零陵古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结集出版《古城印记——零陵古城今与昔》;带领学生对零陵花鼓戏、渔鼓、何仙姑传说等非遗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编辑出版《零陵非遗——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
二是把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选修必修互补、理论实践互促、课内课外互通”的“三互”特色课程体系。选修课程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的融入,开设了女书传承与保护、瑶族文学与文化等课程,形成专题课程系列。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设立卓越教师班、经典阅读会、创意写作坊等特色班,通过“日常训练+学科竞赛”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一起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在课外活动中实践,二者互通,形成合力。
搭建形式多样的文化育人实践平台
拓宽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构建“教学与平台联动、教学与项目联动、教学与社团联动”的“三联”人才培养路径。依托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研究基地等省级平台,提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依托科研项目开展教学。依托西山文学社、大隐剧社、志愿者服务团等学生社团,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隐剧社创作话剧《铸魂》,深度挖掘永州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让本土红色文化走进专业课堂,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祭柳活动,由学生朗诵柳子诗文;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柳子庙以及《永州八记》所描写的“小石潭”“钴鉧潭”“西山”等地开展文化考察和文学走访活动。“三联”人才培养路径有效拓宽了学生学习、传承南岭走廊民族文化的渠道。
建立“教学与科研共通、教师与学生共享、课内与课外共荣”的“三共”机制,打通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鼓励教师开展南岭走廊民族文化研究,积极开展科研育人,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享成果。瑶文化研究、女书研究、永州摩崖石刻研究、舜文化研究、南岭走廊语言研究等都产出了系列高质量成果。
(于皓 贡贵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