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7日 星期四
践行“三个务必” 创造新的伟业
张梅龙 郭少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三个务必”,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对全党同志发出的伟大号召。

    以“三个务必”应对“两个大局”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叠加。从国际环境看,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对中国的发展稳定使绊子、设障碍,企图扰乱、打断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三个务必”,其目的就是告诫全党同志,要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妥善处理“两个大局”的辩证关系,守住初心、牢记使命,沉着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按照党的二十大所制定的战略规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三个务必”迎接风险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从党情来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回应时代问题,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务必”。“三个务必”不是对毛泽东所提“两个务必”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两个务必”的传承和创新。

    一方面,“三个务必”对“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进行了高度概括与凝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离不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党不能骄傲自满,国家不能骄傲自满,领导层不能骄傲自满,人民不能骄傲自满,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慎终追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有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务必”基础上,增添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内容。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贪腐问题、特权现象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党员干部背离了党的初心使命,违背了党的宗旨,失去了党的政治本色,丧失了共产党人的道德底线,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置于脑后。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事业越发展、目标越接近,就越是处于吃劲阶段,越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越需要发扬顽强斗争精神、付出更多艰苦努力。

    以“三个务必”推动党的伟大自我革命

    与其他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执政的超大规模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三个务必”相互贯通,形成了以“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体”、以“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和“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翼”的“一体两翼”关系,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保障。

    “三个务必”是我们党洞悉历史规律、立足时代方位、把握时代大势作出的重大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彰显了党推进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自觉。新时代新征程,“三个务必”是确保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抵御风险挑战、永葆本色的有力保障。全党同志必须贯彻落实“三个务必”的政治要求,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不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张梅龙系井冈山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郭少华系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井冈山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研究”[23XZT011]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