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如何给青春萌动的孩子指路
郑英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绝不仅仅意味着身体的变化,还有性意识的觉醒。当性意识觉醒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机能的发育和趋于成熟,心理上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比如对异性产生好奇,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这就是青春的萌动。这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家长和教师非常关注且担心的问题。那么,如何看待青春的萌动,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处理?

    持尊重、理解、帮助的态度

    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情感本能和需求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如同春天到了种子开始萌芽一般自然。家长和教师容易对此感到紧张甚至焦虑,是因为客观上它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诸如处理不当会影响学习,或因失恋而失意等。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大人们多是以禁止为上策、以劝阻为下策。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多用“早恋”来表述,直接把它当作一个问题而不是一种现象。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在自己的青春时代,有没有对异性产生过好感?如果有,是如何处理的?当时希望大人持什么态度?事实上大人是什么态度?那种态度给自己带来怎样的体验?面对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如果他们有了青春萌动,我们应持什么态度?该提供怎样的人生参考?……这种尊重、理解、帮助的姿态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应有的理性模样,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同样姿态的青少年。

    有态度、有分寸地指引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任何人的爱和情感都需要被尊重,无论他是6岁、16岁还是60岁。只是少男少女对于自己的情感萌动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处理,并在处理中渐渐成长。

    几年前看过一个视频,是日本某中学举办的一项“屋顶告白大会”活动,我至今对其中几个画面印象深刻。

    其中一个画面是,一名初二女生暗恋某名男生,可男生已有心仪的人,女生借着这次表白大会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虽然我想过,如果能和你交往该有多好,可是现在我要干脆地放弃”,给那段暗生的情愫一个果断的了结。

    还有一名初一男生,面对喜欢的女生狂喊了16次“喜欢你”,结局是收到女生的一声“对不起”,即便如此,他还是强忍眼泪说了声“谢谢”。

    面对喜欢的人,大大方方说出“喜欢”,被拒绝之后坦坦荡荡说声“谢谢”,这是成长中需要学会的事,而学校的做法实则是提供一个平台,一个关于表达和成长的平台。

    面对青春的萌动,不是简单地棒打,不以阻止交往为终极目的,也不上升到道德问题,而是有态度、有分寸地去指引:尊重,但不放任;引导,但不说教;关注,但有边界;帮助,但懂分寸。

    教会孩子界定什么是“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者只救一时之急,后者可解一生之需。孩子的成长路上有太多问题需要他们独自去面对,而且随着成长他们会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即便在视线之内,他们内心的波澜大多是不为我们所见的,等我们察觉时往往错过最佳时机。

    对于青春的萌动更是如此,大多孩子是不愿意告诉大人的,因为怕被反对,更怕被责骂。对此,我们需要开诚布公谈谈这个问题,教会孩子一些理性、可行的方法,这样他们便可以自己界定、自己把握、自己调整了。

    什么是爱?我这样对学生表述:

    “我们大人往往会把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的朦胧情感称为‘早恋’,其实这表述并不确切,只是我也一时想不好用什么词,姑且借用。‘恋’就是爱,如何界定一种情感是不是爱?有一句诗可以借用,‘我爱你,不光是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如果符合这个特征,就属于爱了,值得珍惜。更进一步,即便不是关乎异性,遇到这样相互助益的人,都值得珍惜。”

    不要黑化、丑化爱的模样,拿一些极端的黑色的负面例子“吓唬”孩子,这或许可以起到让他们分开的目的,但也很有可能让他们对爱产生恐惧,减损了爱的能力和勇气,产生可怕的“后遗症”。

    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理解爱的真意。爱,不是控制,也不是占有,也不同于喜欢,而是优先考虑对方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相互欣赏彼此成全。借用纪伯伦富含诗意又饱含哲理的话就是,“爱只将自身施予,也只从自身索取/爱不会占有,也不可占有/因为爱自满自足”。

    这样,孩子会明白,爱是世间特别迷人的字眼,真正的爱是很纯洁、很美好的,如此便会生出珍视和呵护之心。

    让孩子懂得“爱”是情感更是能力

    曾被学生问及一个问题:“为什么大人对‘早恋’问题那么紧张?”

    我的回答是:

    “因为爱不光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诸如克制、担当和负责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总是与年龄发展相关。对于中学生而言,爱的能力多在培育和发展之中,此时开启情感相对而言早了一些,其实也并不绝对。因为‘早’字意味着与时间、年龄有关,但年龄不是唯一的、终极的标准。一个人如果过了而立之年、不惑之年依然不负责不担当,乃至一生啃老,那么他即便年龄属于‘晚恋’,其爱的能力依然属于‘早恋’。”

    孩子们听后哈哈大笑,深以为然。

    我们很多时候忽视了爱是一种能力,总是强调它是一种情感,强调爱得真不真、深不深。殊不知,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会爱、具备爱的能力,就投入一段需要长期蓄养的关系之中,很难有幸福的深度体验,也很难维持长久的幸福。

    对此,我们需要提醒孩子做好一些能力上的准备:比如预见力,能预见恋爱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做积极预防;比如克制力,不是以非要得到为目的,而是在克制中成全对方;比如自愈力,如失恋不会伤害自己或对方,而是选择慢慢自我调节、自我疗愈;等等。可见,恋爱是有代价的,但如果能从代价中积累人生的智慧,那么代价也是一种收获、一种成长。

    对待少男少女的青春萌动,最重要的是帮他们学会处理关系,因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处理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乃至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样即便离开校园,也有能力过一种自在又充实的生活。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