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小学
隔代共育新样态 “银芽互学”共成长
王剑 程哲锦 贾宏英

    为全力助推“双减”落地开花,深度构建家校共育模式,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小学重新梳理百年办学史的深厚底蕴,针对校情,充分挖掘本校隔代资源,积极引进优质老年资源入校参与课后服务,打造“银芽互学”共同体,不仅丰盈了托管课程,也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需求,走出了一条惠及家校双方的隔代育人新路径。

    融合多方资源,打造“银芽互学”共同体

    “双减”是一项关系民生的社会性工程。武义县熟溪小学融合多方资源,组建了以“学习共同体”和“专业共同体”为核心的“银芽互学”共同体,通过家校共育实现教育全覆盖。“学习共同体”,采用跨年级、跨班级编队的形式,组成若干个熟小“银芽班”;“专业共同体”,是指武义老年大学与熟小“银芽班”联合成立的“银芽联盟——熟小分盟”。

    为提升课后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还面向全体师生征集“共育问题”,从而形成“需求清单”,进而优化生成“项目清单”。通过三轮整合和精选,学校初步形成了隔代互学枝蔓相间的“项目树”。这也成为“银芽互学”的基础项目内容,为祖孙代沟提供了分享的渠道,使一直存在的隔代疏离和冲突在互学的助力下走向连接与融洽。

    靶向项目清单,力促“银芽互学”共成长

    学习是“银芽互学”的组织基础,合作是“银芽互学”的基本行为方式,彼此成长才是“银芽互学”的最终目的。

    首先,学校积极邀请有项目才艺的学生祖辈在每周五的托管时间进“银芽班”授课,丰富了学生的课后托管生活,也拉近了祖孙间的亲密关系。

    其次,学校积极与老年大学接洽“对眼项目”,以“银芽联盟”为载体,充分发挥“五老”文化知识丰富、生活阅历丰富、时间精力丰富的优势,采用“银芽”互动课堂的模式,相继开展了“茶韵飘香,传承家乡茶文化”“一善学堂,老少礼仪素养课堂”“守法学法,老少共学法”等教育实践活动,将活动范围从课堂学习延伸到了社会实践,深受“小芽”们的喜爱。

    再其次,学校积极拓宽家校社互学渠道,不断深化熟小“银芽班”的祖孙学习共同体“项目清单”,并扩大“银芽互学”的共同体维度,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其中。家庭里,祖辈以“劳动”育人,孩子们跟着家里的祖辈学习制作美食、洗碗拖地、缝衣叠被等家务劳动。班级里,积极开展祖孙互学活动,由祖辈教授孩子们织围巾、手套,祖孙共植豆芽等植物并写种植观察日记。学校里,邀请有特长的祖辈进课堂,在“丰收节”向“小芽”们讲种植故事、农作物的生长知识及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故事;在学校劳动教育微阵地里教授种植蔬菜瓜果;在学校“毓秀茶园”里教种茶树、采茶、制茶、泡茶;共同参与社区、街道组织的文明城市创建、红领巾红色研学、校外劳动基地种植活动指导等公益活动。

    此外,孙辈也会以“特长”反哺祖辈。孙辈教祖辈学习网上购物、抖音拍摄分享等电子技能,以及简单的英语日常交际语言和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等文化内容;祖辈在学校社团中学习印染、扎染、婺剧等传统艺术,并在与孙辈们的交流切磋中实现再实践、再学习、再提升。

    在长期的隔代互相学习、互相请教中,各学习共同体逐步将“项目清单”转化为了一张一张“幸福清单”,祖孙间也建立起了新的信任、新的研究兴趣和新的相处形态。 

    彰显模式活力,增强“银芽互学”辐射力

    “双减”是大势所趋,亦是民心所向。在学校的领导关怀下,在祖孙的共同努力中,“银芽互学”的地域由课堂延伸到了家庭、社区、社会,时空由课后服务时间延伸到了周末和寒暑假,并带动了一大批家庭新型相处模式的变革,不仅助推学校摘得了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五育”融合实践联盟学校等荣誉,还在区域范围内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截至目前,“银芽联盟”已惠及全县27所小学、3万多名学生,深受学校和家庭欢迎。

    “银芽互学”模式开启了学生“双减”新生活,搭建了家校共育新桥梁,盘活了老年育人新资源,已成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互补的有效途径。未来,熟溪小学将继续深耕“一老一小”新实践,以“银芽互学”模式为切口,深入“双减”这场教育改革浪潮,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发展“大动力”,迎来学校发展“大机遇”,真正办好开放、智慧、幸福的浙中名校。

    (王剑 程哲锦 贾宏英)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小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1/23/10/ZGJYB2023112310_b.jpg 10 中国教育报 11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