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三进”教育有成效 长江学子展新貌
何远秀

    长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31年,地处重庆市涪陵高新区,自办学起,学校一直秉持着“创新为魂、应用为要、能力为本、服务为重”的办学理念,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办学定位。外国语学院是长江师范学院较早成立的院系之一,一直传承长江师范学院“服务乡梓”的办学精神,围绕“长师2050”远景规划,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不断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学院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工作部署,立体系统地推进“三进”工作,助推外语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思想进教材,育人有土壤。课程教材是教育的大纲,决定了教育的上限,有内涵、有思想的教材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为促进进教材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学院做了两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学院贯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以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契机,贯彻“三进”工作部署。在保持总学分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改造或替换的调整方式,完善外国语言类专业和留学生语言类专业课程设置。另一方面,学院注重强化课程建设,规范选用教材。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融入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课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基础,开设“阅读中国”“读写中国”“翻译中国”等大学外语拓展选修课程。

    教材的编排和课程的设计为学生构建了一条完整的成长途径,让学生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培养具有中国魂的有用之才。

    思想进课堂,铸魂有保障。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力保障。切实际、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才不会使优秀学生的出现成为偶然。“三进”工作中的进课堂就是指将教材中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实现育人功能与知识学习如“盐”与“水”的交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铸就高尚的人格。学院为了有效开展“进课堂”工作,从根本上提高育人效率,改变课堂形式,延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首先,学院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在专业学习中广泛采用《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内容,把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引入课堂教学。资助教师编写《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教辅材料。利用实践周和第二课堂,助力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升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其次,学院开展专题培训,搭建教研平台。组织教师50余人次参加外研社主办的线上《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使用培训。支持教师开展基于“三进”工作的相关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能力。举办“学‘七一’讲话,育有为青年”“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做新时代好青年”等专题教学活动,筹办开展首届“三进”教学技能大赛,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助力课堂效率提高。

    学院的课堂改革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稳定的“锚点”,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思想进头脑,育人有成效。为了将教改成果充分反馈给学生,学院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发展。学院开展“我学二十大”“我讲二十大”“我悟二十大”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强化理解、提高素养。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关内容融入2022年新生英语演讲、阅读、写作比赛,把“小故事,大道理”模式融入教学,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讲好中国故事大赛,举办两届“外语红色经典故事”大赛。组织留学生观摩创新创业大赛、参加“长师好故事”演讲比赛和国际学生中文能力大赛等,以赛事活动深化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帮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为学生成才再添助力。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三进”工作成效已经初步展现,长江学子的优秀面貌也为社会熟知。学院将继续不断创新探索育人工作路径,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何远秀)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1/22/11/ZGJYB20231122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