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教育家的方向
32年前,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进了江汉平原一所濒临倒闭的乡村中学。时光流转,历经千帆,我从一个青涩小生变成了沉稳的中年汉子,自偏远的乡村走到了广州市区,成长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这些年成长的根本原因就是,我认准目标、精心钻研、坚持不懈,始终向着明亮那方坚定前行。
认准目标:众里寻他千百度
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初级中学,教学资源相当匮乏。作为一名刚入职的语文教师,想要成长有着行走蜀道般的难度。好在我始终保持阅读与写作的良好习惯。除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还从县上的新华书店购来《复活》《巴黎圣母院》等外国名著,反复阅读。手中的笔未曾偷懒,不仅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也写着小说、散文和诗歌,写着自己的青春梦想。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阅读与写作,对我以后的语文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名语文教师想获得专业成长,只有读写还不够,于是我跑到镇上的邮局,订阅了《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与研究》两本杂志,跟着优秀作者认真研究教学。可时间一长,我越发感觉缺少适用的方法,甚至找不到明确的方向,苦寻突破不得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在的荆州市教研室开展了系列语文活动,我终于等到了快速成长的机会。记得那是一次作文教学的研讨会,我坐在会议室里听主讲老师讲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这位老师温文尔雅,说话字正腔圆,让人听着十分舒服。我坐在台下认真听了一上午,如沐春风,对中学作文教学之法豁然开朗。那位老师就是时任荆州市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的余映潮老师,年轻稚嫩的我感觉像在迷茫雾海里看到了光亮。
自那以后,凡是余映潮老师组织的荆州市教研室语文活动我几乎都参加,他或让我们交流讲解阅读教学方法,或让我们写篇教学研究的文章,或让我们原创几道考试题目。每一次参与或倾听,于我都是极大的鼓舞与激励。我找准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精心钻研:梅花香自苦寒来
跟着余老师,我慢慢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成文字发表在报刊上。记得我在《语文知识》1998年第7期上发表《泱泱中华,究竟几州》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后,余老师开心不已,他专门在稿纸上写了“一直朝前走”几个字,从荆州邮寄到我的乡村中学鼓舞我。
不久之后,由于在教学与写作上表现突出,我被县一中校长“点将”调任。从乡村中学到省级重点高中,我朝着目标更努力地前进。虽然转入高中后不能直接参加初中学段的教研活动,但余映潮老师早已成为照亮我前行路上的一束光,我仍不断向他学习,以期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学之法。
余映潮老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创造出独特的课堂教学方法。我学习余老师精心钻研的精神,写成《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亮点探幽》一文,发表在《语文报》2004年8月20日的头版。在这篇3000多字的文章中,我对余老师课堂教学的“板块式”“主问题”等关键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而我,和我一样的青年后辈们,最初也就是循着“板块式教学”和“主问题设计”这些简捷易行的课堂教学之法,逐渐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游刃有余起来的。如今,“板块式教学”和“主问题设计”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耳熟能详的语文教学热词,其影响日益深远。
余映潮老师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可以说是教学设计的发明家。”他不停地精心钻研课堂教学,我沿着他行走的痕迹慢慢前行。余老师对文本的研究常有创意,如对《孔乙己》这篇小说,他曾写下《孔乙己的挨打》《说说孔乙己的长衫》《说说孔乙己的“手”》《孔乙己脸色描写赏析》等多篇“美读”系列文章,这样的精心研究成为他的常态,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余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系列研究。像对于作文教学中的记叙文写作技法,我曾写下《镶嵌明亮的“眼睛”——学会拟用标题》《剪裁天边的“云锦”——学会典型选材》《传送纯美的“手帕”——学会情感表达》《描画跳动的“心灵”——学会心理描写》等十多篇文章,并在杂志专栏先后发表,形成了条理、系统的教学经验。
为了实现专业理论突破,我精心钻研余老师的《我的“苦做”八法》《我的“巧做”八法》等观点性文章,在细细琢磨后认真实践,收获颇丰。学习这些做法与主张后,我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读写结合”的发展理念,与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和写作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精心钻研”的苦寒,香气四溢的专业成长之梅花自会悠然绽开。
坚持不懈:吹尽狂沙始到金
余映潮老师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从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做像他一样的教师,也成为我心中前进的原动力。当年跟着余老师学习的人很多,但真正“跟下来”的却寥寥。我和余老师这些年见面极少,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从2007年起,余老师每年在年末时就会晒出自己的工作痕迹,名之“余映潮著作、论文、示范课、讲座目录”。每当看到这些目录,我初时会感到压力,但最终都会变为一种鼓励:“到2014年8月底为止,我发表的各类文章已有1500多篇”“纪念我的公开课讲到了第300个”。跟着他的脚步,我也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收获每年一小结,从《2014:快乐地行走》到《2022:踔厉奋发新赛道,但闻深雪折竹声》,每一年的成绩单都记录着我的成长足迹。
成长至今,我在语文报刊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文章480多篇,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类讲座、讲课80多场次,指导学生发表文章510多篇;同时,我公开发表文学作品320多万字,出版著作《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等27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唯有坚持不懈,方能捕捞到自己专业发展的“黄金”。
如今,已经77岁的余映潮老师仍旧忙碌着,身在广州的我虽已十多年没能见到他,只在逢年过节时会发短信向他祝福,但是我感觉他始终站在我的身后。他是我教育教学人生的引路人,给我一辈子不辍前行的力量。我常会翻出他曾用钢笔写给我的“一直朝前走”默默地看上几分钟,这几个字遒劲有力,让我向着明亮那方坚定前行!
(作者系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