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沈阳市法库县五台子镇中心小学以沈阳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法库实验区建设为依托,构建“五育”并举新体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全面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色花”育人
创新“五育”融合新课程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在项目启动之初,学校以“‘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发展思路,结合“五至”育人目标,遵循“让每一朵‘五色花’灵动而温润”的课程理念,明确了“做人有根、学习有法、文化有魂、发展有品”的“四有”课程目标,以此构建“五色花”课程体系(红色基础课程、绿色生命课程、黄色经典课程、紫色艺术课程、蓝色实践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全面培养学生,以德为先。在红色基础课程中,补充“润德于行”德育“五会”课程,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会吃饭、会整理、会说话、会作业、会学习五个方面的能力,不同年级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年级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育德于日常言行中,显德于举手投足间。为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三块短板,补齐德育、智育中的薄弱环节,在绿色生命课程中,打造一年级适应性教育课程,为每名走进学校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蓝色实践课程中,深挖本土“庆泰文化”,编写《劳动教育》教学案,设计“乡村印象”前置劳动课程,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感受劳动教育内涵;在紫色艺术课程中,通过大堂鼓、陶笛、小提琴、山水画、传统剪编和乡村玉米皮等课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项目化”学习
构建“五育”融合新样态
无论是单一学科还是跨学科整合,项目化学习都包含了“五育”。学校以项目化学习推进教学改革,关注学科或跨学科的主题,以问题为驱动,设计任务,践行知行合一,实现综合育人。
项目化学习“追寻葫芦文化”通过学科联动的形式,一边研究葫芦的种养植知识,一边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及其文化艺术价值。动脑动手,强化实践,实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程育人。项目化学习“从纸飞机到中国航空发展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从纸飞机切入,从小知识点入手,普及航空知识,了解中国航空发展史,拓宽学生视野。在学习与实践中,建立一体化“大思政”教育模式。项目化学习“走进诗歌,走近诗圣”学习背诵杜甫经典诗歌,体验伟大诗人杜甫由诗人到诗圣的生命成长历程,体验诗人在不同境遇下创造出的风格各异的诗歌,感受中国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一育融合”
探索“五育”融合新范式
“并举”和“融合”是以点带面、以面共生、相互交融的综合育人新范式。学校以“一育”为切入点,通过在“一育”中发现其他“各育”,渗透“多育”,落实“五育”。
以劳动教育为引领,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通过劳动锻炼身体,感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务实“劳”中“育”,实现“以劳立身、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育人目标;在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耐力,在技术与战术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在武术学习和健身操中感受力量与美的有机融合。
“技术融合”
衍生“五育”融合新形态
信息化发展,为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开拓了新的思路。学校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堂,打造“五育”融合云空间,使轻松化、数字化教育与“五育”融合,线上线下双向同行。
开展“云上思政课”,组织思政课教师录制思政课,或分享网络上好的思政教育内容,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推送,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建立“线下阅读线上打卡、线下锻炼线上秀”小程序,落实阅读打卡和运动秀活动,时刻关注学生阅读和运动健康情况,并计划建立一套配合小程序管理的监督和奖评机制;定期将学科微课程或资源平台的课程链接免费推送给学生和家长,方便学生巩固学科知识,随时对在校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家校合育,共同成长。
做精做优,深化“五育”。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在小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诵读比赛、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中大放异彩;教师专业素养持续优化,通过常态化的岗位练兵和学科练兵活动,以评促练、以赛促练、以研促教,实现常态化练兵;办学质量连年攀升,2019年12月,“乡村印象”特色课程被评为沈阳市首批精品校本课程;2021年“追寻葫芦文化”项目化学习实践央视新闻袋袋裤转播;2022年被评为辽宁省近视防控示范校、辽宁省首批党建品牌示范案例;同年“温暖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获沈阳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接下来,五台子镇中心小学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五好”少年!
(沈阳市法库县五台子镇中心小学校长 张继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