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心怀“国之大者” 培育时代栋梁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探索
韩奇钢 王微 高钱 张立军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材料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实虚结合、课内课外协同、多元化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构建贯通式培养新模式

    强化实践育人顶层设计

    强调全贯通,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打破课程和专业壁垒,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将应掌握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指标分解、量化,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材料“设计—制备—成型—测试”实践能力培养主线,制定贯通式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明确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跨课程、多层级的能力培养体系。坚持可衡量,重新修订实践教学大纲,逐一明确实验项目的能力培养目标和所支撑的学生实践能力指标点,形成目标明确的能力支撑矩阵。

    建立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跟踪反馈机制,针对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实现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全方位系统监控。建立稳定的信息反馈渠道,采用以任课教师、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内部评价和以毕业生、用人单位、行业专家为主体的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形成了实践课程目标、实践培养目标与能力评价反馈三级体系的闭环系统。

    构建融合育才范式

    推进实践育人与产业需求相契合

    优化科学原理应用的“科学范式”,完善“课程育人”实践体系。基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验及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的优势,结合国家重点发展需求与行业瓶颈问题,以“存量更新”“增量补充”并行方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健全实践体系评价标准,以国家和行业需求激励实践教学体系变革,夯实材料类高层次工程技术基础人才培养基础。

    强化技能技巧应用的“技术范式”,重构“实训育人”实践框架。结合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等实训环节,引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师并轨”制度,实现基础性实践向综合性实践过渡、验证性实践向设计性实践过渡、单学科专项实践向多学科融合实践过渡。统筹校内外软硬件资源,完善互动互聘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引领作用,实现教育知识链与产业技术链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向驱动”。

    深化产业升级应用的“工程范式”,拓展“产业育人”实践脉络。针对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产研项目等以工程技能培训和产业技术开发为主体的实践环节,依托示范教学中心、产研合作育人基地和中国一汽、中车长客等合作企业实践平台,培养工程素养、提高工程能力、拓宽工程视野,实现“学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反哺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形成材料类高层次工程技术基础人才培养新生态。

    构建虚实结合实践教学平台 

    创造实践育人支撑条件

    实:产业引领,建立校企联动,实现校内外同频共振,培养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中的核心关键技术能力。构建多样化实操平台,优化升级基础类、专业类以及综合类实践教学平台;整合各专业资源,建立材料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及产研中心,加强与校外材料实验室合作,扩大学生实践范围。拓展校外资源,设立实习基地,提供实践项目、专业指导、技术支持、培训及资金支持。实施校企联动策略,建立合理反馈监测优化机制,定期评估实践项目成果,及时调整优化项目内容,满足学校和企业的双向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虚:材料为本,建立涵盖“实验安全—材料设计—材料制备—材料成型—材料测试”的流程式、模块化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搭建集平台、内容、终端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师生打造可交互的沉浸式学习系统,提高实验可操作性,弥补传统实验短板,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同时,组织线上论坛,为学生创造与行业、企业专家沟通交流的机会,了解行业、企业的前沿发展与生产需求,开阔学生视野。通过以上措施,满足专业教学、实验与实训、日常管理的需求,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经过多年积累,学院成功构建了材料类卓越工程师基础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并应用于学院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个专业,结合“工程材料”“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等材料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成功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并荣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韩奇钢 王微 高钱 张立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