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烟台职业学院
“科教融汇”创新赋能 服务区域发展
宫珮珊 孙梦佳

    大蒜是山东省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对于种植户来说,大蒜易发生的土传病害,俗称“烂根”,严重影响大蒜的品质与产量,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针对大蒜腐根病问题,烟台职业学院盖芸芸博士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烟台水禾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大蒜腐根病微生物改良菌剂,为大蒜“治病”,服务区域农业发展。

    在烟台职业学院,像盖芸芸博士团队这样的博士领衔科研团队共有13个。学校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优势,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科创平台建设,对接产业需求,助力企业科技攻关,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搭建平台 科研成果“高质高产”

    烟台市大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自2019年起,产业化应用了烟台市基于食疗的慢性病防控服务平台研发中心研发的非化学法脱脂花生加工关键技术,生产销售低脂花生制品,近3年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基于食疗的慢性疾病防控服务平台由烟台职业学院博士于金换牵头,联合烟台市百吉林生命科学研究院、烟台融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设。该平台聚焦大健康领域,整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力量,通过产品研发、信息咨询、技术培训服务等方式,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实施基层防控和社会化营养干预,改善大众健康。目前已研发创新健康饮食产品82个,联合14家企业创造了近亿元产值的经济效益。

    这样的多维度、立体化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在烟台职业学院已形成规模化发展。学校成立了2个教育部门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新技术研发中心,承担校地融合研发项目7项,集中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服务,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研发收入过千万元。学校现有博士105名,通过实施博士“领衔工程”、开展“百名科技人才进百企活动”等,2023年以来已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80余个,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30余项。

    激励人才 技术攻关“协同创新”

    烟台职业学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所长王枚博士是“智慧烟台”系统架构论证专家。王枚带领团队参与了烟台市智慧医疗、智慧旅游、居家养老等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据她介绍,智慧医疗项目实施后,社区居民就可以在家预约医生、订购非处方药品、了解新信息等。

    王枚只是学校专业教师服务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出台科研奖励办法,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吸引具有影响力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或团队到校任教,为其成立工作室、配备专项经费,组成高水平科研团队,将地方应用技术性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创新成果的实用性不断提高。

    这些科研及生产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现已成为各专业的骨干力量,他们带领团队主动融入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以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为目标,开展科研攻关。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发的“一种锅炉烟气的除尘消白余热回收节能减排系统”,实现1台1000MW锅炉的热泵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万吨;“一种智能垃圾气化炉系统内的点火装置”用气化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果;“海水养殖尾水治理微生态制剂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被应用于海水养殖行业,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为地方生态化养殖、治理及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学校近3年立项国家级别课题5项、省级课题85项,获得各项专利授权282项,年均技术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额为3500余万元。

    科教贯通 人才培养“多措并举”

    2023年暑期,在潍坊寿光市营里镇,烟台职业学院AI心益行智农实践团的学生们操作无人机,帮助当地农民完成了百亩玉米地的农药喷洒工作。实践团师生以专业知识、高科技手段助力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了来自职业院校的“科技之翼”。

    学校以学生参与项目、“双创”协同培养为抓手,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课堂+社会实践+创赛培育”科学素养提升体系。学校把科技创新融入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人工智能、大数据、AR等技术,让专业课程更加生动,更吸引学生;把科学研究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支持成立了大学生创造与发明社等50余个科技创新社团,通过暑期“三下乡”、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等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学校还建设了“一园两中心十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推广科技成果,近年共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18项,打通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进阶之路。

    (宫珮珊 孙梦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