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收到扬州邗江区的面试通知了,我笔试考了第一名!”“老师,我通过江宁区的笔试,马上就可以参加面试了!”“我考上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生了!”……2023年毕业季,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江苏二师”)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断发来好消息。
江苏二师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科学教育专业自2015年招生起,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小学科学教育师资,走出了一条科学教育教师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注新基础教育改革
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二师科学教育专业在创设初始,就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关注当前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聚焦高质量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聘请江晓原、李晓岑、柏毅、白欣、卢新祁、何善亮等国内知名科学史与教育教学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方案的修订和办学效果的评价。并且在修订过程中,邀请小学校长和一线科学教师参与讨论与论证。
在实际培养中,学校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能胜任小学“科学”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以及在自然教育机构、科普场馆等从事科学普及与管理的专业工作者为目标,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关注到新基础教育的改革动态。在方案的通识通修平台、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平台、教师教育平台三个平台中都设置了很多跨学科的课程与实践环节。
科学教育专业既属于教育学专业类,又以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为基础,具有特殊的跨学科特性。在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平台中,除了设置基础物理、基础生物学、基础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外,还安排了科学技术发展史、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系统科学与方法、科普阅读与写作、工程技术概论等具有跨学科特色的课程,有效培养学生的系统科学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能力。在课程布局上,着眼科技与教育发展趋势,立足科学教育的综合性,强化学科横向联系,鼓励学生辅修其他理工科专业或核心课程模块,着重提升师范生跨学科教学等实践能力。重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工程和教育技术等不同学科的交叉,将问题驱动、实践发现和创造生成作为关键环节,覆盖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学科基本概念,促进了学生对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4个跨学科概念的理解。
坚持“做中学、学中教”
培养高水平实战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教育专业一直强调“做中学、学中教”。“做中学”强调重实践,该专业的实践学分占26.3%,高于一般理科专业25%的要求。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时常会组织学生参加江豚保护协会、虫趣社、自然而然科普协会、机器人协会,在活动中丰富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只有巩固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学习习惯,才会激发学生对科学浓烈的热爱。”学校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蒋功成表示,“一位优秀的科学教师,首先自己热爱科学和科学教育,热爱观察和动手实验或设计,对科学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对非科学有敏锐的鉴别力。其次,教师有学习提升的强烈欲望,愿意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边界,主动并善于读懂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像科学家和工程师那样去探索世界。”
“学中教”体现在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在教学中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在“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学技能训练”“科学实验研究”“科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课程中让学生登台讲课,进行教材分析、说课、模拟授课,而且在“科学技术发展史”“系统科学与方法”等课程中,也结合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课中和课后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与交流。学好一门课,最好的方法是尝试着去教,以这种观念指导学生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科学探究创新精神。
“做中学、学中教”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每年都会有学生在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比如在2022年第十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学校有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还有多名学生获得江苏省科普创作奖、科学传播奖等。
科学教育创新空间广阔,江苏二师将以“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的号召为动力,继续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高素质科学教育师资为己任,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蒋功成 丁正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