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思政教育融入环境设计课堂
袁园 刘传军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下设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工程实践经验、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能在各类设计单位、施工企业、设计院所、大专院校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环境设计人才。本文系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21-803),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YX2021B02)。

    合理设计教学切入点 

    课程思政如盐入汤

    近年来,为了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骨干教师精心设计,进一步帮助专业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和要求,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具体教学中。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环境设计专业组织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要义,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强调教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将课程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教学中。

    针对教学目标中的思政元素,环境设计课程组对环境设计专业课堂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加入小组展示等相关环节。当学生在线学习了校园设计助力乡村美育相关内容后,立即在课堂上聚焦这一问题,通过对独具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从乡土建筑中汲取灵感、诠释地域文化,对乡村校园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了深刻理解,汲取了传统乡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和美学智慧。

    致力打造“第二课堂”

    做到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

    课程思政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坚持做到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积极拓宽校地合作资源共享渠道,发挥文化教育优势,探索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校内校外一体化学习模式,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将乡村校园环境设计与实践打造成为学校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在教学中,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不定期组织环境设计专业全体学生来到乡村校园,以体验和感悟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让每名学生对建筑与环境、社会与发展、科技与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与憧憬。学生通过对乡村校园环境的集中调研,以亲身体悟的方式,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围绕“人、自然、建筑”三者关系的思考,逐步展开对乡村未来环境设计的探索。

    美丽乡村建设融于教学

    课程思政校内外齐开花

    为了进一步扩大课程思政的影响力,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并运用“设计、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以德为先,以能力为主,同时要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和工匠精神,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立足四川,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己任。

    近年来,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组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依托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到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与组织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例如在2022年暑假期间,组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志愿者深入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铜鼓村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们结合当地特色,通过以“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墙绘,将红色教育、乡村振兴与学院专业特色有机结合,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从经验中学习知识,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以便更好地奉献社会,助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还自发地到西来镇铜鼓村走访老党员、退伍老兵,聆听红色革命故事,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每到一处,志愿者们都会倾听老党员、退伍老兵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与品质,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志愿者们将走访内容总结提炼形成调研报告,促使学院青年学子追溯红色记忆,赓续民族血脉。

    未来,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将会不断探索学校美育的有效路径,同时让美走出校园,浸润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去。

    (袁园 刘传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9/15/12/ZGJYB20230915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