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这是今年教师节广大教师发出的共同宣言,铿锵,如澎湃的浪潮;响亮,如天穹的惊雷;激越,如奔腾的骏马。 这一宣言来自教坛,却响遍祖国的千山万水;来自心灵,却响彻中华天宇;来自今天,却持续响在未来,经久不息。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一宣言显得更为坚定,更为厚实、更为崇高。 这一宣言是教师坚定的理想信念,让我们再次认识教育的价值。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这一宣言是教师神圣的使命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师的天职与重任。 这一宣言是教育家精神的透射,让我们再一次领悟精神的伟力。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家用自己的灵魂编织了教育家精神谱系,这一谱系在新时代得以弘扬和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这一宣言是广大教师的积极行动,我们寻找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转化的策略和机制,将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与理想转化为真实、丰富、生动的实践。 如何在“强国有我”宣言的召唤下躬耕教坛?我们的回答是:聚焦未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一时代命题。教育高质量发展呼唤构建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教育高质量归根到底是育人的高质量。而提高未来人才培养质量是育人高质量的核心主题和根本宗旨。为此,我们应当确立新的质量观。 提高未来人才培养质量,要确定新时代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是强调每一“育”都很重要,要充分发挥每一“育”独特的育人价值,防止某一“育”在融合中被淡化、被削弱。“五育”融合,是强调各“育”之间要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不分立,更不分割,形成育人合力,从而完善人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厚实的基础。 提高未来人才培养质量,要确定人才强国战略下的质量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华文明具有创新性的突出特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创新的基因——“不拘一格降人才”,因而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中国式现代化更需要人才支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西方势力“卡脖子”,培养创新型人才更为紧迫。未来人才应是拔尖创新人才,基础教育不能直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绝不意味着无能无力、无所作为。基础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为,在于早期培养、打好基础,发展创新素养,重在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提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几点做到,基础教育质量就高了。 提高未来人才培养质量,要确立未来视域下的质量观。教育要引领学生走向未来、创造未来。用过去的内容、方式教学生,学生肯定没有未来,只会停留在原处,甚至会倒退。正如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所言,教育是从确定性的群岛出发,在不确定性的海面上航行。未来充满着不同内容和形态的不确定性,会遇到各种风险的挑战。人工智能便是其中一个极大的挑战,“智能”固然重要,但是“人”的想象力、创造性更重要。复杂价值世界中的价值澄清、选择是一个极有深度的挑战,教育育人在本质上是价值育人;更为严峻的挑战是如何让学生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让他们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让未来照亮校园、课堂,让校园、课堂映射未来吧,未来最终会检验教育的质量。 提高未来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由教师来担当,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人才,否则提高未来人才培养质量将会落空。因此,另一个时代命题摆在我们面前: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教师队伍建设,确立教师作为人才的教师观。唯此,提高未来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这应是“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另一层深刻含义。 在“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召唤和鼓舞下,教师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为此,教师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教育强国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与聪明才智;教师要锻造自己,提升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和做人、做事的榜样。要让有信仰的教师讲信仰,让有道德的教师育道德,让有高尚情感的人培育审美情操,让有智慧的人引领学生创造性成长。教师与教育的真谛,在于用人格育人格,用心灵塑造灵魂。教师要解放自己,躬身实践,总结经验,反思改进,形成特色,追求个性化教学风格;要有想法,有独到的见解,形成观点,凝练主张,让思想在风格的脉管里流淌。教师要勇于探索未来人才成长的特点与规律,善于发现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存在的困惑,深入研究,认真实验,探求教育的原理,做一个优秀的实践家。 时代在进步,中国在复兴,未来在召唤。我们时刻准备着,让“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成为教师永远的使命、永远的行动,成为我们前行的灯塔。让我们一起努力,向前、向上、向未来!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国家督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