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3年09月11日 星期一
提升高质量医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松

    ■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是每一所大学面临的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高等教育的贡献。

    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不管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医学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都对高质量医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完善大学学术治理体系。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特别是对于多校区、多院系、多附属医院的高校,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尤为重要。学部制是学术治理的一种有效途径。我认为学部的设置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有利于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的学术标准与学术评价,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有利于促进跨院系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合作,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中山大学2022年开始推行学部制改革,已成立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各学部设有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学位授予标准、教师评聘标准等,构建“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医学部的成立,完善了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保障了医学教育的完整性。

    二是促进交叉融合,引领大湾区医学人才培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要求我们通过“医学+X”推进新医科建设,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第一,注重培养高水平国际化领军医学人才。推进基础与临床整合式教学改革,注重科研与临床双能力递进提升;深化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无缝衔接;强化高端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比如,中山大学八年制国际化高水平医学领军人才计划对标世界一流,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医学领军人才。

    第二,注重培养“医学+X”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医学+X”,构建创新型医学教育模式;推动医工交叉融合,推进有组织科研。中山大学医科向来有医工结合的传统,下一步将构建医工交叉融合新型生态圈,强化有组织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最终形成医学领域新兴产业集群并辐射粤港澳大湾区。

    第三,注重培养国际水平医防结合型人才。推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业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以培养公共卫生精英人才为主要目标,探索双学位培养项目,构建全新的复合型医防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加快推进央地共建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和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文,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医学办学能力和水平,这对提高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水平非常必要和及时。目前已经有多所综合性大学开展共建医学院(部)的工作。

    根据初步反馈,央地共建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既能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整体优势,又能发挥共建共享机制优势,尊重医学教育特殊性和完整性,为学制长、成本高、横跨教育及卫生两个系统的医学教育赢得了更多办学资源,并加强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是推动新时代国内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应加快部署推进相关工作,构建完善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