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5日 星期二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制造车间
本报记者 王志鹏 通讯员 张磊
宋红伟(左三)在小棒车间向学生们展示钢铁制品及其技术要求。
孙奇慧 摄
宋红伟(左四)向学生们讲述每一个技术突破背后的故事。

    “我从最普通的轧钢工做起,在生产一线一干就是34年,通过研究各个环节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线产量从100吨提高到5000多吨,这种职业成就感不仅源于生产力的提升,更源于我为国家钢铁行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安徽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轧钢部副部长宋红伟带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18名学生参观他所在的部门和创新工作室。平时在课本、视频里才能看到的大型制造机械和制造流程,伴随轰隆隆的锻压声和热腾腾的空气呈现在学生们眼前。

    作为该校思政教育校外指导教师,为了上好这堂以“弘扬劳模精神 逐梦制造强国”为主题的“大思政课”,宋红伟作了充分准备。他首先从国际视野谈制造业的未来,鼓励学生们学好机械相关的专业知识。“国家发展离不开制造业,产业工人大有可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产业链齐全的国家,我们生在伟大的时代、做伟大的事、为伟大的祖国,年轻人就要撑起国家脊梁。”

    随后,他从国家视野谈行业振兴。1990年,中国首次承办亚运会,所用输水管道主要依靠日本进口。日本产的球墨铸铁管既有铁抗腐蚀的性能,又有钢韧性良好的优势,每一根不过5米长,价格却高达30多万元人民币。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自主研发,新兴铸管人终于研制出了被称为“民族志气管”的同性能管道,使铸管成本降低了一半。“今天,新兴铸管在这个领域的生产规模和综合技术水平均达到了国际领先,产品不仅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全球市场也数一数二。”宋红伟的发言唤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现场自发响起阵阵掌声。

    2022年毕业的校友郑春报也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在新兴铸管一线的工作经验:“宋老师之前来学校作‘劳模进校园’讲座的时候,我场场不落,从宋老师身上深切感受到了基层工作岗位的重要意义。去年选择就业单位,我果断选择了新兴铸管,就是想跟宋老师成为同事,能近距离地体会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信念,并以他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引领,扎根一线,践行学校‘立志、诚毅、创新’的校训。”

    这堂制造车间里的“大思政课”,在师生中间引发了共鸣。

    2021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王玉彬认为,制造业就业发展空间很大:“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担子在我们青年肩上。我们要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在一线磨砺心性,在制造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这堂‘大思政课’让学生走进车间一线,近距离地感受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感悟劳模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有益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今后人生的努力方向。学生代表回校后,在各班级内开展经验交流,围绕制造业和专业发展,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成果,激励更多同学砥砺奋进。”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樊钒表示。

    为了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聘请多名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党史研究员、党的二十大代表为学校思政教育校外指导教师,积极搭建校内师生与校外导师相联系、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衔接的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切实推进“行走的思政课”建设。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