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
“家文化”引领 构筑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吴锋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是生命的根与源,是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依托。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由此生发出归属感、凝聚力以及责任担当意识。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确立了“家文化”办学方向,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使其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引领,推动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境界,引领师生启智润心,幸福成长。

    明晰“何以为家”,完善“家文化”内涵

    “何以为家?也许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自己最喜欢的美好,这就是对‘家’最真挚的情感表达!”这种热忱和虔诚,正是实校人对于教育事业的态度,对于“家文化”持之以恒的坚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将时针拨回到1999年,毕节市实验学校创办之时,正值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学校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起步之初,百废待兴,12名教师,200名学生,老中青少四代人,同舟共济,“学校就是一个家,我们都是一家人”成为当时全体实校人的共识。在工作上,教师们争挑重担身兼数职;在生活方面,互相关爱蔚然成风;在教学方面,随着师徒结对、青蓝工程、集体备课、空中课堂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把对家的爱与依恋融入学校,将全身心无私地奉献给学校,“家文化”雏形渐显。

    星光不负赶路人。如今,学校已成为近300名教师、7000余名学子共有的家园。近年来,实校人寻根传统文化,溯源学校发展,继往开来,确立了“家文化”的办学思想,同时立足长远,将“着力六年,着眼一生”作为这一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是“着力六年”的行动表达。为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着眼一生”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学校逐步凝练“团结协作、相互信任、主动作为、一心为公”的管理文化、“共情、共享、共育、共成长”的协同文化、“尊重理解、支持包容、安全温暖”的关系文化和“向阳花开、自觉生长”的课程文化,“家文化”之树正蓬勃生长,越来越枝繁叶茂。

    源远流长、静水流深的家国情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要让教育回家,回归生活,体现家的幸福感和正义感,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建共享的学园、乐园和家园。家有不同层次的外延与内涵,家庭“家”、学校“家”都是祖国“家”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细胞,都要自觉融入祖国“家”的梦想与追求中,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是“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家文化”为核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建设人性化的、富有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教育家园,成为学校办学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办学实践的重要成果。

    探索“以何为家”,营造“家文化”场域

    “家文化”的核心是“爱与责任”,以及由此形成的师生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精神追求,这是实校人在长期共同奋斗过程中形成的集体人格,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情感归属。

    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凝聚主动自觉、积极向上的家气场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学校被传为佳话。校领导在新学期开学检查晨读课程时,发现一位教师连续两天迟到,当时并没有追究,而是请她课后到办公室说明情况。原来,这位教师与丈夫两地分居,孩子幼小,她一个人实在照顾不过来导致连续迟到,她自己也非常内疚,为了不影响工作,已经请婆婆过来照看孩子。说明原因后,这位教师主动要求学校按规定处理。但是校领导并没有处罚她,“迟到的原因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也找到了,‘处理’还有必要吗?”就这样,办公室谈话变成了心与心的交流。这就是“家文化”在管理方面的真实体现——既有尊重包容,又有激励鼓舞;既有人文关怀,又有纪律约束。学校每项重要的制度从出台到实施都经过严格的程序,自上而下制定、修订,自下而上讨论、反馈,由教代会通过试行,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学校健全了与学校章程配套的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和德育工作等80余个规章制度。这些看似冰冷的文字在“家文化”的滋养下充满脉脉温情,全校教职员工在公平、公正、阳光、公开的大家庭里享受着诗意的宽度和理性的尺度。

    学校还通过温馨感人的生日午宴、感动实校年度人物评选、元旦迎新晚会、团建活动、春节走访慰问困难教职员工、参加教师红白喜事、看望生病住院教师、解决教师急难愁盼问题等,让教师们真切感受到荣誉感、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切实营造出主动自觉、干劲十足、积极向上的家气场。

    在“家文化”的价值引领下,学校构建起“一体两翼三线多点”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打造有温度的“学习成长共同体”。通过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手册》,清晰定位每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发展路径,更加突出发展的独特性、个体性和针对性,同时又产生强大的“影子效应”,形成了“入职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梯度成长格局。近年来,教师在国家级别、省级、市级赛课中共获奖129人次;3名教师获正高级职称,43人获副高级职称,4人获特级教师称号,30人获评省、市级名师,119人获评省、市级骨干教师;学校建立省市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7个。一位教师以《爱的乐章——我眼里的家文化》为题,写下了近7000字的感悟:“‘家文化’的灵魂就是爱。爱是破茧成蝶的奋斗,爱是倾心相助的陪伴,爱是发自内心的鼓励,爱是不容推卸的担当,爱更是设身处地的共情。用爱共筑我们的幸福家园!” 

    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成长力,塑造全面发展、个性张扬的家风范

    “记忆中的六年,一路欢歌。美食大会上品尝鲜美的饺子、火辣的烙锅,你争我抢,大快朵颐;去百里杜鹃赴一场春天的约会;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职业体验,给学生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更有缤纷的平坝樱花,中国天眼之旅,诗与远方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一位毕业生家长对于孩子学校生活的回忆,寥寥数语,使生动、丰富、精彩的校园生活得以鲜活呈现。

    “着力六年,着眼一生”的价值追求对“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把脉定向的作用。学校构建起“着力六年”的三个维度,即品行习惯优、综合素养高、学科成绩好,让每一个孩子更加健康快乐有智慧地成长。学校学子从家庭“家”的关爱和呵护中出发,走进学校“家”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融入社会“家”担当使命责任,服务祖国“家”心怀家国,连接天下“家”胸怀世界,最终又能扎根回归到家庭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发展中。这样一个完整的闭环,勾勒出“着眼一生”的美好画卷——阳光、大气、自信、自律、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学校这个“大家园”来说,每个人品行修养的程度将决定“齐家”的质量。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学校育人活动的重要课程之一。少先队大队部和值日中队每周都会进行精心筹备,引导师生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启新的一周。这也成为全校师生“修身”的重要阵地,更是展示班级管理、班风班貌的极佳窗口。教师们一周的言传身教也从这里出发,身体力行努力拓展“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为更好地给学生营造温暖之家、奋进之家、成长之家,学校根据“五育并举”的课程要求,以“向阳花开、自觉生长”为课程理念,构建“家文化”视域下的“六向六力”向阳花课程群,即以“向品(品行力)向体(体健力)”为主的健康课程群,以“向美(赏美力)向劳(生活力)”为主的快乐课程群,以“向智(学习力)向新(创造力)”为主的智慧课程群,打造“基础、拓展、研究”三位一体的“向阳花”课程体系。学校大胆创新“五育融合”推进思路,实施“德体为先、智美并行、劳育跟进”推进策略,通过教学改革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校综合变革,探索适切学校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路径。现已成为区域内素质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毕业生质量监测综合评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生在省市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已达上千人次。

    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家文化”硕果

    毕节市实验学校的美,充满着向上、向善、向未来的温暖与激情。“家文化”形成一股积极的发展性力量,将实校人凝聚在一起,激发了“团结拼搏、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敢为人先”的实验精神。大家在“家文化”的感召和浸润下,精神面貌有了跨越式提振,整个校园更团结和谐、尊重包容、主动作为、积极向上、自律自觉。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有“家文化·大家谈”专栏,已推出师生家长文章达18万字,阅读量5万人次,在区域内产生了巨大反响。一位陕西师范大学的免师生被学校“家文化”办学思想深深吸引,毅然放弃省会进入初高中学校的入职机会,选择到毕节市实验学校发展。受学校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家长自发成立“家文化”讲师团,积极传播自己的思考、认识和理解,使学校的口碑效应越发凸显,家校之间达成的尊重、包容和共情令人动容。

    使命领航,文化扬帆。毕节市实验学校的“家文化”是全校师生家长的共同追寻,也成为助推个人成长和学校前行的强大动力与源头活水。校长撰写《校长周记》近20万字,获评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贵州省“黔灵名校长”、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双名计划”(2022-2025)培养对象。学校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乘风破浪,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贵州省第二批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等国家、省市各类奖项百余个,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摇篮,家是成长的原动力。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亘古不变。在毕节市实验学校这方“鼓励、温暖、尊重、包容、理解、责任”的精神家园中,大家心有所向、行有所至、情有所归。目标同源,成长同向,一路同行!实校人将以“家文化”为圆心,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共同描画教书育人、生命成长的同心圆,为个人和集体探寻更加美好的明天!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校长 吴锋)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