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时代新人需要突出心理育人,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黄冈师范学院通过坚持全员“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心理育人理念,有效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构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系,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康素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本文系2022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ZD131)阶段性成果。
创新心理育人理念
黄冈师范学院创新心理育人理念,打破学校与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壁垒,构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系。首先,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决策共谋理念。学校积极与黄冈市教育部门加强合作,联合成立黄冈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院,并出台了《黄冈市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做好黄冈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工作的统筹谋划。其次,坚持高校与中小学发展共建理念。学校以黄冈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院为具体实施主体,在黄冈市遴选各县市(区)大中小样板试点学校(具备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中心等相应硬件设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初步挂牌33个心理工作站,共同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共建理念的具体落地,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最后,坚持心理辅导工作站建设共管理念。学校发挥黄冈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院专业优势,各中小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心理工作站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心理工作站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密切结合,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和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心理危机;通过心理工作站开展工作,可以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由面向少数学生的障碍性咨询和危机干预转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和健康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确保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筑牢心理育人堡垒
黄冈师范学院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体验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优化等多方育人要素,筑牢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堡垒,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首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研。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心理调研,通过“问卷星”形式对湖北省11个县市(区)52所中小学校的班主任和学生开展问卷抽样调查,对21所中小学校开展了实地走访和专题调研,初步了解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为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以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遵循。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活动。以心理情景剧、心艺坊和团体辅导为主,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指导学生社团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通过知识宣传、团体活动、心理读书沙龙等各种形式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教育氛围。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多种媒介形式,对中小学生开展“考前心理减压与情绪调节”的网络慕课,为各家长、学校及在校生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邀请专业团队组织开展心理拓展等团建活动。最后,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培养一支积极活跃的学生朋辈辅导队伍,切实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举办心理督导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实行双周例会学习制度和案例研讨制度等措施,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心理干预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阳光使者等学生骨干的培训与指导,发挥其在宣传教育、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基层堡垒作用。
发挥心理育人实效
通过品牌项目培育,激发更多师生参与品牌建设的内生动力与创造力,师生共同得到成长锻炼,让心理育人实效得到有效发挥。首先,深入挖掘先进典型。近年来,学校及时发掘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辐射力、影响力的优秀工作案例、先进典型,形成典型工作案例汇编和心理活动图册集锦,推动形成心理育人工作“一校一品”或“一校数品”的生动局面,不断提升品牌项目师生知晓率、参与率,加大推介报道的频率、凸显品牌效应。其次,积极开展心理研究。近年来,学校结合学生工作实践,积极开展心理研究,着力构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系研究平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通、人员沟通、资源互动。最后,实现心理成果共享。学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共享,以黄冈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院为平台,把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跨市跨区合作,推进各试点学校不断加强业务交流、工作研讨、科学研究,形成合力,互促共进,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心理辅导工作站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心理育人成果可复制、可推广,心理育人实效得到有效发挥。(余晚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