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漪老师在备课。资料图片 |
历史记录
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能无愧于这一崇高的称号?多少年来,于漪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她认为,人民教师的思想要有时代的高度,他的工作才会有开拓的光彩;教师的教学要有时代的活水,教学的生命才不会枯竭。
——1985年4月16日《开拓者的风范——记上海市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作者:本报记者 陈亦冰 通讯员 王厥轩
记者亲历
找出1985年的工作笔记,翻开尘封多年的记忆。38年前对于漪老师的那次紧急采访,弹指间,清晰起来。
总编室的指令很明确,尽快找到特级教师于漪,写一篇大通讯。在积极倡导尊师重教新风尚的时代,《中国教育报》太需要优秀人民教师的典型报道。
那时刚刚出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又名上海市杨浦中学)校长的于漪老师,在中学语文教育界早已远近闻名,取经者、求教者、索稿者、采访者络绎不绝。当时的第二师范正处在关键的爬坡发展期,于漪老师为了集中精力治校办学,谢绝了不少采访。
我只好另辟蹊径,找到上海市教育局办公室秘书王厥轩。他是杨浦中学老三届学生,于漪老师的得意门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后来成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请他出面后,于漪老师破例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紧急采访。
那天,于老师讲了很多,很动情;我和厥轩记了很多,很感动。这是我从语文教师改行当新闻记者以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一名优秀人民教师丰富纯净的内心世界,第一次如此兴奋地产生对语文教学的强烈共鸣。
很快,7000多字的长篇通讯《开拓者的风范》在头版刊出,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极大反响。
“生命和使命同行”,这是于老师的名言。她告诉我们:“教师站上讲台,就是用生命在歌唱。”通讯里,我们只能用极短的篇幅介绍于老师超负荷坚持上好公开课的一个场景。其实,在她从教的几十年里,她的生命就像她喜欢的闻一多的散文诗《红烛》,燃烧着自己,创造着光明。
“两代师表一起抓”,这是于老师出任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后的心声。她说:“学校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师范学校是培养未来的教师,但首先要培养好现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依据这些丰富的素材,不久后我与《人民教育》杂志记者常江合作写了另一篇长篇通讯《两代师表一起抓》,发表在《人民教育》杂志上。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于老师一辈子的为师之道。勤奋学习、不断反思,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也是于漪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行动自觉。
如今,耄耋之年的于老师,每天还会经常待在挂着“滋蘭树蕙”匾额的书房里,坐在她最心爱的小书桌前,读着、写着、思考着。在于漪心里,教育从来就不是结果,而是一个生命润泽另一个生命的舒展过程。红烛人生,岁月如歌,而她就是三尺讲台上的一支红烛,燃烧自己,传播光明!
(作者系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