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版:中国教育报创刊40周年特刊·特29
2023年07月07日 星期五
挖掘乡村教育振兴的“泸溪经验”
李伦娥
泸溪县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正在跳竹竿舞。袁庆国 摄

    历史记录

    乡村振兴要靠人才,人才之兴在教育。所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乡村教育振兴。通过对泸溪教育发展经验的梳理,我们得出启示: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钱的支撑,但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人”。

    ——2019年10月11日《乡村振兴,教育为何是“牛鼻子”——来自国家级贫困县泸溪的教育报告(下)》,作者:本报记者 李伦娥 阳锡叶 赖斯捷 通讯员 李茂林 倪正松 李常

    采访者说

    泸溪是湖南湘西的一个小县,记者关注它有20多年了,因为无论是“普九”时的控辍保学,还是后来的寄宿制学校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这个偏远且深度穷困的小县,总能做出让人眼睛一亮的创举,特别是2009年开始实施的农村教师津补贴政策,更是开全国之先河。

    这些年,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农村教育越来越难办,而这个至今都不通火车、GDP总量在湖南倒数第六,总人口仅31.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2.3%的小县,居然逆势上扬,不退反进。

    为什么?泸溪经验到底是什么?其深层次原因何在?其重大意义何在?中国教育报湖南记者站与《湖南教育》杂志,多次组织记者编辑探讨。大家认为,泸溪经验的价值“堪比当年的汨罗素质教育”。

    2019年6月24日,由中国教育报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杂志等部门的12名采编骨干组成的采写小分队浩浩荡荡出发了。我们分成4个小组,深入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甚至师生家中采访。

    “要看最差的乡镇。”“到最偏远的学校。”“原定几十分钟的采访,搞了一个多小时”……大家白天分头采访,晚上碰头汇总、查阅资料,整整6天,小分队争分夺秒,马不停蹄。

    7月3日,采访小分队回到长沙,商量写作框架。

    7月14日,我负责的第一部分拿出初稿,8000多字;8月9日,全部6个部分的稿子交齐,阳锡叶统出初稿,5万多字,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改,在8月的最后一天,最后一稿(第十稿)才敲定!我同时修改出两个版本,分别投往《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教育》杂志。

    2019年9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人民教育》杂志推出了14个版的“泸溪经验”特稿;10月10日至11日,《中国教育报》以“头版头条+要闻整版+本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连续两天对“泸溪经验”进行了重点报道。

    系列报道推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2019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作出重要批示。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多次作出批示,指出“泸溪经验很好,要推广”“基层建设可否借鉴泸溪经验”。时任省长许达哲批示:“要把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且紧要的重大任务来抓。‘泸溪经验’要进一步总结推广。”

    2020年3月,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在全省学习推广泸溪县教育改革经验;9月,湖南基础教育改革现场会在泸溪召开;2021年,泸溪县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13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之一。据悉,已有广东佛山、安徽合肥、山东章丘等全国各地60余个市县前往泸溪县考察学习。

    (作者系本报记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