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中国教育报创刊40周年特刊·特13
2023年07月07日 星期五
在两会报道中跑出职业传承
赵秀红
2017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教师鲍红艺(右)与同事交流。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历史记录

    这份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案,尤其戳中了四川团里大学校长们的痛点,短短几天内,这份建议案就成了四川团里的“明星建议案”。截至3月10日,已有多达63位代表联名。

    ——2017年3月11日《“我们碰到了法律天花板”》,作者:本报记者 刘博智 赵秀红

    见证者说

    2006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还在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做夜班编辑。年前的一天,领导找到我,说编委会商量决定推荐我上全国两会。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从业者的“大日子”,每家新闻单位都是派出精兵强将出击。受到组织的认可,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挑战。

    第一次上两会,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何使用规范的政治术语表达?如何做好程序性报道?怎么把两会上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精神传达给教育战线?所幸中国教育报有一种老带新的传承,在报社前辈手把手的指导下,特别是在政协上会记者翟帆的带领下,我很快适应了上会的节奏。

    那是怎样火热的场景:每天早起穿梭在各个会场,白天采访,晚上熬夜赶稿,夜班同事还要再经历几个小时的排版工作,这是一个团队在战斗!所写的文章到现在能记住的不多,但是在大脑皮层留下深深褶皱的是可敬可爱的同事们,是记录国家时政要闻的神圣感。

    第三次上会时,我也接过了接力棒,从新手转变为带队的“老手”,要像之前带我的前辈那样去“带”新的上会记者,同事刘博智成为我的搭档。我们俩都属于爱跟稿子“较劲”的人。我们互相鼓劲加油,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姐,就是糊火柴盒,我们也要糊爱马仕的火柴盒!”他这句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

    也就是这次上会,留下了我记忆最深的一篇文章。当时,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徐建群胳膊下面夹着一份建议案,满会场找代表签名,收集了多达63位代表联名。这个场景及时被我们捕捉到,写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改革遇瓶颈,63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修改专利法——“我们碰到了法律天花板”》。这篇作品最终获得了中国人大新闻奖二等奖。

    这些上两会的记忆,是新闻人这一职业赋予我们的荣光,更是教育报人一代代的传承,希望它在不同的人身上延续、发扬。

    (作者系本报记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