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6日,重庆市永川区汇龙小学校被重庆市作家协会授牌“儿童文学校园”,从此学校掀开了特色办学的帷幕。20年来,学校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坚持“发现儿童,点燃梦想”的办学理念和“阅读滋润童年”特色理念,秉承“今天小汇龙 明天中华龙”校训,以建构儿童文学校园管理文化、环境文化、师资文化、课程文化和活动文化为抓手,系统推进,狠抓落实,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蜕变。
聚“三力”
建构儿童文学校园“通达根系”
明确新发展理念是开局要迈好的第一步。学校在“发现儿童,点燃梦想”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围绕“尊重儿童、发展儿童、解放儿童”的育德思想,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建构了“阅读滋润童年”特色理念,凝成了“团队、人文、创新、卓越”的汇龙精神。
怎样走好儿童文学校园的建设之路?学校汇聚优质资源,聘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钟代华等13人组成儿童文学专家组,定期为学校“阅读滋润童年”特色建设把脉问诊、指点迷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围绕适应性、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学校将儿童文学校园建设纳入发展规划,确立了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为确保既定目标按时高质推进,学校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和个人特长,成立了专家组、统筹指挥组、环境建设组、课程开发组、活动策划组、宣传协调组、后勤保障组七大职能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定期研判,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儿童文学校园建设。经过20年的精心打造和文化积淀,学校校园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提升。
创“三境”
营造儿童书香校园“绿色生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学校通过营造适合儿童成长的自然环境、阅读环境、人文环境,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浓厚的儿童文学氛围。
学校绿化以草地、大树、灌木、花园为主,富有层次感、艺术性和观赏性。逸夫楼前的三片绿林,整体造型是一双大手,体现了包容的精神;造型又像一双翅膀,寓意为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隐形的翅膀”,体现了“发现儿童,点燃梦想”的理念。学校还开辟校内种植园,种植瓜果蔬菜,营造了时时见花开、处处闻花香、季季见果蔬的优美校园环境。
走进校门,“阅读滋润童年”映入眼帘。门口左侧有一面巨大的“阅读之星”文化墙,充满童真与童趣、活力与灵气。逸夫楼阅读大厅以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装饰,墙面上刻有联合国“世界读书日”决议和中国全民阅读倡议书;阅读走廊的楼层文化分别以“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走进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经典”“走进世界儿童文学经典”“走进我们自己的经典”为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经典、体验经典、融入经典、创作经典。
学校创设了以“汇龙”大写字母“HL”为设计元素、以金龟子为原型、充满童趣的学校徽标;设计了可爱的吉祥物天使“豆豆”和以“小汇龙”为主题的校旗、校歌、校刊。校刊《小汇龙》获首届全国校刊评比一等奖。学校精心打造学校文化、教室文化、班级文化、场地文化,建设了阅读专栏、大厅、走廊。建成“中外童诗经典一条街”,与“儿童文学校园”相映生辉。
促“三动”
打造儿童文学专业“精锐之师”
三“点”联动。一是抓起点。狠抓起始年级教师和新进教师师资培训两个起点。每学年开学前组织新进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常规专项培训”“合格教师专业培训”“新进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等,从学校管理制度、学情状况、特色发展等方面引导新进教师形成规矩、认同学校、尽快融入汇龙小学大家庭。二是抓重点。骨干教师和后进教师是学校师资培训的两个重点。通过送出培训、名师指导、创造各类平台展示等方法提高骨干教师教学教研水平。通过推门课、跟踪课、录像课、阅卷调查、家长学生访谈等方式,诊断后进教师存在的问题,开展“一对一”指导。三是抓盲点。针对“家校互动”“学科整合”“教师心理调适”等问题,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开设讲座,整合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工作室等资源,引导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为教师开展心理疏导。
三“课”带动。一是课程学习。通过专家讲座、教学沙龙、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论,优化教师教育理念。二是课例研修。以教学实践为例,扎进课堂,依托学科教学反复实践,探求课堂教学的性质和规律,取得显著成效。“小学语文‘三维五步’卓越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是课题研究。学校建构“国家—市级—区级—校级”四级课题管理模式,引导教师实现“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三“本”互动。一是校本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落实专家指导;实施“青蓝工程”,实现帮扶带教;深化主题研讨,强化中心教研。二是组本研修。采取“同人同课”“多人同课”和“同课异构”形式进行组本研修。三是师本实践。通过书籍、网络、讲座、参培等形式主动学习,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等方式积极实践,通过撰写论文、专题研究、主题讨论等活动认真反思,螺旋提升。
亮“三色”
推动儿童文学发展“进阶攻略”
注重特色科研探究。学校坚持“围绕办学特色做课题,做好课题促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校园环境建设、校本课程开展、儿童文学素养提升、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建立儿童文学校园,培养儿童文学素养”“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小学语文‘三维五步’卓越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小学生深度阅读实践探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连续四届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其中,“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期成果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重点课题“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期成果评选一等奖。
注重特色课程探究。学校开设“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必修课,配置专(兼)职儿童文学教师,成立了“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校级社团,与重庆文理学院共建了“儿童文学工作室”。开发了低中高三段《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校本教材,校刊《小汇龙》《汇龙教研》和以童话、童诗、散文等为主要内容的班刊,学生儿童文学作品集三类儿童文学校本教材。“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二等奖。
建构特色评价体系。一是建构了《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素养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为指标,评选阅读“快乐星”“美丽星”“灵秀星”“智慧星”和“博雅星”。二是开展阅读规范型、示范型、标兵型班级“三型”创建工作,近三年评出阅读特色班级15个。三是开展“书香家庭”评比。以家庭阅读氛围营造、家庭藏书量、亲子共读情况等为重要指标,评选“书香家庭”。通过自主申报、班级推荐、学校评审、张榜公示,表彰评出“十佳阅读型家庭”,为家校共育添合力。
强“三化”
创新儿童文化活动“律动乐园”
学校眼光长远,着眼学生素质,按照阅读活动常态化、常态活动主题化、主题活动系列化“三化”目标,全力推动儿童文学在校园内生根发芽。
每天中午组织经典阅读20分钟,每周开设一节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校本课程,每月举行一次好书推荐和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每年举办一届读书节,活动已经形成常态,成了全校师生的习惯。
诗情画意的读书节,从2005年首届“展示阅读风采、引领儿童成长”到第二届“阅读滋润童年”,再到第十七届“少年好学,汇龙向上”,从“书香漂流与你共享”到“读书之星”十佳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家庭的评选,孩子们一路欢歌,一路收获,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家长进学校、进教室、进课堂的“三进”亲子阅读节活动也如火如荼。连续十届“故事妈妈进校园”,让3000余人次“故事妈妈”走上讲台,分享阅读的精彩。2022年,“故事妈妈进校园”被评为重庆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学校以学生自我阅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为主渠道,以主题读书节为平台,开展“读、写、讲、赛、展”五大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读”,即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日、周、月、季共读活动,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质量。“写”,即鼓励孩子善读多写,摘录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读书日记、读后感、观后感等。“讲”,即每天语文课前开展阅读微分享,每周举行一次“故事妈妈进校园”,每月举办一次阅读主题交流会。“展”,即每周升旗仪式举行班级集体经典诵读展示,在儿童节、元旦等节点举办优秀作文、班刊、读书小报、绘画、摄影展、发明创造等展示活动。“赛”,即每学年举办经典诵读、“飞花令”、演讲、征文、书写、拼音等比赛。
提“三效”
奠基儿童健康成长“幸福账单”
在儿童文学的滋养下,汇龙学子呈现出向上、向善、自信、阳光的精神风貌,获得全国科学实验金质章、全国青少年播音主持大赛金牌主持人、重庆市十佳书香少年、重庆市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一等奖、2019年重庆市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小学男子组冠军等众多殊荣。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基础知识,成了“汇龙儿童”的特色标签。
同时,教师发展提质增效。近三年,教师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获奖380余人次,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教师肖雅文获得2022年重庆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能一等奖,教师皮如玲获得重庆市首届思政课程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等。
学校发展行稳致远。学校被授予全市首批“中华魂书屋”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象棋特色学校、重庆市“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来自国内外的6000余人次到校参观交流,多家媒体对学校特色教育进行宣传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汇龙小学‘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确立的发展蓝图,深化“儿童文学”办学特色,着力打造“燃梦教育”品牌,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徐宏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