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丽水学院以“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紧密对接行业和产业需求”为办学思想,依托地方龙泉青瓷文化优势,成立中国青瓷学院,设立以青瓷为核心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以“艺技融合、‘三课’联动、多元协同”为教育理念,依托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和平台,构建青瓷行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艺技融合”是将青瓷的艺术审美教育、设计创意教学与技术工艺训练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艺术与技术互融、审美与造物合一的课程模块;“‘三课’联动”是以校内学习为基础课堂、大师工坊为能力课堂、企业实习为创业课堂,形成开放、互补、多样的课堂联动关系;“多元协同”是整合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产业、工艺大师、合作院校等多方资源,形成相互协同的培养机制。
践行“艺技融合、‘三创’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
根据青瓷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丽水学院针对专业课程构架不合理,艺术审美教育、技术工艺训练、创新创意实践等课程模块融合不够的问题,提出了“艺技融合、‘三创’教育”的青瓷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构架,梳理课程组群,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形成了“艺、技、创”三大课程模块,重点明确艺术审美、技术工艺课程组群之间相互融合的教学关系,找出其中与创新、创意、创业课程教学衔接的关键点位,深化与完善“艺技融合”的教育内涵,筑牢“三创”教育基础,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艺”课程模块主要让学生掌握青瓷文化基因、技艺发展脉系、审美鉴赏方法、艺术表现语言等基础理论与知识系统。以史明今,以美品鉴,以文化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与审美综合能力。“技”课程模块整合材料、成型、装饰、烧成等传统技术工艺与当代数字科技课程,重构青瓷技术工艺的知识点位与科技赋能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力。“创”课程模块将“艺”“技”课程的学习成果有机植入创新、创意、创业实践课程,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进行创意设计、创新实践、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
开拓“‘三课’联动、‘双师’同堂”专业教学新路径
针对专业教学封闭式课堂传授、普适化技术训练、单一性课时制度,聚焦教学路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学校教学格局,改革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延伸第三课堂,形成“三课”联动;引入工艺美术大师和企业导师,组建“双师”团队开展同堂教学。打破单纯的校内课堂建制,将封闭式课堂前移到青瓷大师的制作工坊,以个性化、传承性、师徒制来解决课堂技术训练的普适化带来的问题;将单一性课时制课堂有机植入地方产业的生产车间,实现校地课程共建、艺技“双师”同堂、“三类课堂”联动,开拓了青瓷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改革第一课堂,实施“双师制”(教师与大师)、工作室制(传统青瓷、现代青瓷、青瓷理论、青瓷材料、青瓷通识)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转化为师生与大师共同参与的开放式教学。活跃第二课堂,搭建多层次实训平台、组建青瓷社团、组织学科竞赛、举办青瓷文化节、打造青瓷品牌等,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创意能力。延伸第三课堂,走进青瓷企业,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孵化项目,将“创业实训—项目实施—社会实践”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三课’联动、‘双师’同堂”使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充分融合,通过课程模块进阶和课堂有效联动,实现理论、技艺、方法、思维综合能力的融通提升,有效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和创业能力的青瓷人才。
建构“多元协同、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新机制
针对学校教研资源单一、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整合社会多方资源,与龙泉市地方政府部门、青瓷产业企业、手工行业协会及其他高校等采取共建、合作、协同等多元方式,建立校地共建、校企协同、校协互联、校校合作的“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新机制,通过国家青瓷文化传承基地、手工艺与数字化设计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基地等,形成了宽视野、开放性、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新场景,有效支撑了青瓷行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在龙泉产业园区、中国青瓷小镇设立教学实践基地、材料研究中心、产业创新平台;与青瓷行业合作,成立青瓷行业联盟、青瓷专业委员会、产学研基地;与其他高校合作,协同创建青瓷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实验室、青瓷文化传承基地;与工艺大师合作,建立青瓷传统手工技能训练工坊、创业实训基地。整合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产业、工艺大师、合作院校等多方资源,相互支撑,聚力学生发展。
丽水学院青瓷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将校内课堂前移至大师工坊,工艺大师赋能专业教育,多方资源植入教学本体,有效支撑了“创新、创意、创业”的青瓷人才培养需求。学生能力显著增强,“三创”教育成果丰硕,累计培养青瓷人才千余名,毕业生就业面广、创业率高。教研水平快速提升,专业建设成效突出,获批青瓷相关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11门、国家和省部级平台13个,得到同行专家高度评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丽水学院化区域资源为办学资源,践行“艺技融合、‘三课’联动、多元协同”的青瓷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和产业新需求,为高校利用地方资源特色办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周莉 季忠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