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一中学西靠相人山,东邻漓江。学校创办于1970年,是一所完全中学,分设高中部、初中部和幼儿园部,获得自治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桂林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桂林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研兴校、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走素质教育之路,办“走读、寄宿双轨制”学校,以“厚德博学、励志笃行”为校训,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育人目标,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活泼”的校风。
“微时代”背景下
微课教学模式探索
近年来,学校探索实践了“4+2+1”微课教学模式,积极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成为课改先锋,受到行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我觉得微课教学真正起到了实质、高效的作用,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氛围,包括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桂林市第十一中学的教师到灌阳县民族中学开展送教下县活动时,灌阳县民族中学教师对微课教学的评价。送教下县期间,授课教师们在展示课上运用微课动画、视频等素材,将抽象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直观化,高效突破重难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对兄弟学校的课程改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桂林市第十一中学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并在教学实践中引入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微视频、微电影等,采取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微课教学实践由此展开,通过研究实践,学校创新形成“4+2+1”微课教学模式,并争取将其列为“十三五”规划自治区级课题,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
桂林市第十一中学到灌阳县民族中学开展送教活动传授的正是“初中‘4+2+1’微课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将微课融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质增效,有效落实了“双减”政策。
在课改实践中,学校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模式。一开始先行实践的,是初中数理化学科。教师们根据微课设计和微课教学,提炼出数学、物理、化学运用微课教学的“4+2+1”模式。“4”指的是“疑难点→微课辅助→反馈→反思”四步运用步骤,“2”指的是“线上和线下”,“1”指的是“微课设计脚本”。这一改革为数理化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找到应对策略,使课堂变得活跃,也使教学效果提质增效。
历时4年的课题研究中,学校搭建了优质课比赛、展示课比赛、研究课、区培国培示范课、送教下县等多样化微课教学实践平台,积累了一批实践过程中的研究资源,形成了优秀案例集51篇、资源库微课71个、课例百余节。
推进课堂改革
花开遍地满园春
春风催开满园香。自2020年开始,学校全面推进微课教学模式实践,把数理化理科先行的“4+2+1”微课教学模式推广到文科教学,从初中教学推广到高中教学,实现全学科、全学段覆盖。
在全面铺开的课改氛围里,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逐步完善“4+2+1”微课教学模式。各学科各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该模式的内涵进行新的延伸界定,进行切合学科和年级特点的发挥。
例如,一种“4+2+1”指的是“学生”“课堂”“教师”“学校”四个方面、两个“我”、一个“师生一起搭微课翅膀飞向未来”的特色。一种“4+2+1”指的是四维空间,即“物和理”的情境重现空间、科学探索的思路历程空间、学生递进的认知过程空间、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和拓展空间;两个叠加,即“双情景”叠加——“物和理”的情境与科学探索的思路历程相叠加,“双时空”叠加——师生思维时空与科学探索历程时空相叠加;一个统一,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还有一种“4+2+1”,指的是四个方面的比赛——微课设计、课件设计、课堂技能和微练习设计;两个资源——微课、课件、课堂实录和微练习资源库,资源设计策略、指南和操作手册;一个共享——将所有资源同校、同学科和外校共享。
微课教学模式的持续推进,培养了一大批优质的微课教学师资队伍,教师成长迅速,教学效果突飞猛进。微课课题组累计制作微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奖项44项,其中7份荣获自治区级一等奖,制作微课获市级奖项6项。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呈现大量“微时代”优质高效课堂。
发挥辐射效应
彰显社会担当
“4+2+1”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校内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广泛好评,在校外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8年3月起,学校和桂林市第八中学联合开展示范教学活动、听课访学活动等,帮助该校吸收并实践“初中‘4+2+1’微课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效果。从2019年3月起,借与灌阳县民族中学建立结对帮扶的机会,学校送教下县推广“初中‘4+2+1’微课教学模式”,受到灌阳县民族中学师生的一致认可。2020年,学校的微课教学模式开始向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柳州市第二十五中学推广辐射。同时,学校借助开展系列国培区培项目的地理优势,将“初中‘4+2+1’微课教学模式”推广辐射到柳州、梧州、贺州、玉林等地区,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受到媒体的一致好评。学校送教下县活动以教学和科研为媒,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六年耕耘,“4+2+1”微课教学模式在专家指导下逐渐清晰明朗。微课课题组提炼出“4+2+1”微课教学设计理念:“惑—炼—破—索”,微课教学设计通过“疑难点—微课辅助—反馈—反思”聚焦“呈惑—解惑—索惑”的“线上+线下”课程,杜绝微课泛滥化、低质化,定位精准高效优质的疑难点微课教学。2022年,学校精选汇编教学案例和论文,专著《初中“4+2+1”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应运而生,“4+2+1”微课教学模式日趋成熟,并有深广的挖掘潜力和发展态势。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桂林市第十一中学立足实践,潜心课改,坚持科研兴校、以质立校,稳抓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研成长,不断探索科学研究和教学相长的有机结合,正努力打造成为一所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学校。
(陆晓东 周芳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