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一体三元六维”体系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李春江 张冰 李殿伟 薛巨泉 孟令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65年师范教育积淀的综合性省属重点高校。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校作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始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体目标,秉持“特色、开放、传承、创新”理念,贯彻“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将课程思政融入“三全育人”,努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围绕“一体三元六维”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与整合龙江“四大精神”和“五色教育”资源,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构建“本硕一体化”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不断探索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建设新模式、新路径、新载体,指导和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与导学思政建设,塑造学生“崇德尚学、厚积薄发”的优良品质,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推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

    聚焦“一体”目标,加强党对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全面领导。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课程思政建设主体目标,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把手”挂帅抓好“主基调”,通过加强政治引领,明确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政治方向,强化研究生思政工作,提升育人成效,逐步构建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本硕一体化”建设模式。

    落实“三元”职责,深化上下联动、协同共建运行机制。在课程思政建设组织管理层面,开展党委领导—中心协调—学院联动三元协同、三元共进,将课程思政理念与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强化于行”,实现课程思政“教师动起来、内容实起来、形式活起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

    围绕“六维”建设,构筑特色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提升育人成效。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实现“六维”建设目标,即: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名师、团队,培育一批发挥思政引领的示范课程,创建一批效能凸显的思政研学平台、基地,开发一批互助共享载体、资源,形成一套科学的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总结一系列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成果。

    近年来,不断融汇研究生思政教育各环节、各要素,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由课程育人拓展为全程育人,将“四大精神”“五色教育”等融入思政育人,与高校育人“大思政”格局紧密联动、同向同行。用多举措确保“一体三元六维”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打造重点课程、团队,发挥“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作用

    建设教师队伍“主力军”。重师德、塑师风,汇聚省级名师、省级课程思政名师10余人,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聚焦学科特色与优势,打造省、校两级优秀研究生课程思政导学团队12个;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提升骨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选树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能手,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以及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奖2项;强化“3+3”导师培训模式,开通“四有导师学院”,实现导师培训全员覆盖,不断提升导师队伍建设水平。

    筑牢课程建设“主战场”。线上线下并进、省校两级共建,综合“思政+教学+科研+创新”,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将知识传授、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创新启迪有机融合。荣获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3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3门,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3个;建设校级课程思政课程52门,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0门,打造课程思政线上慕课28门,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5个。

    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把课程思政做在日常、落到实处、贯穿全过程,将课程思政理念和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合理布局建设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课程资源、案例资源和人才资源,完善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实现研究生课程思政培养单位全覆盖,形成“院院有示范、课课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良好局面,构建“学校有氛围、课程有示范、导师有榜样、成果有固化”的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开创红色文化育人新途径、新模式

    畅通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新渠道,多学科融合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破解课程思政资源缺失问题,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新路径,打造特色品牌。

    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将红色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与实践。打造“东北抗联精神”省级智慧树慕课品牌,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已开设8个学期,累计选课高校109所,选课人数3.71万人,互动26.71万人次。

    引导和发挥教师课程思政主体作用,建设东北抗联精神慕课、虚拟仿真实践课、育人实践教育课、英雄人物课程群,将东北抗联精神思政专题融入“国培计划”,推进红色教育在乡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落地生根,让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培训覆盖13个地市(区)5000余人。

    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师生创编的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通过歌舞实习实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红色文化展演引领思想浸润心灵,形成了课程实践教学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被评为国家教育部门高校原创校园文化精品推广项目,列入黑龙江省高雅文化进校园项目,在黑龙江、北京、上海等省内外巡演50余场次。

    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有效途径和创新模式,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翻译硕士人才培养过程,牵头牡丹江市7所高校连续两年举办党史翻译大赛与系列讲座,选取东北抗战史料作为题材,激励学生赓续红色基因,学深党史知识,弘扬抗联精神。

    挖掘课程思政特色资源,用好“活教材”,上好“必修课”

    以挖掘优势特色学科资源为切入点,用好抗联精神、乡村教育、渤海国史、非遗保护等“活教材”,上好优秀文化、先进思想的“必修课”。

    聚焦红色教育,自主开发思政资源。建设东北抗战文学、研究文献和影像数据库,开通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数据库、人民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编写出版东北抗联精神理论读物,包括《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东北抗联精神》《百年红色记忆红色革命旧址手绘系列读本(黑龙江卷)》《建党百年献礼工程“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史话——东北抗联精神”》《黑龙江四大精神读本》等参考资料。20余名研究生组成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走上宣讲台,面向市(地)、学校开展党史、东北抗联史、抗联故事和红色文化宣讲20余场次。

    聚焦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坚守师范教育底色,组织师生持续开展“乡村教育助力行动”,将育人初心融汇于志愿服务,将思政教育贯穿实习实践,将课程思政育人成果拓展到乡村大地,惠及到乡村学校,帮扶到乡村学生,服务到乡村教育,累计959名师生参与其中,“教心育才”家教志愿服务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援助,累计受援3653人;“大手牵小手 真情暖童心——弱势儿童陪伴”公益项目获全国“互联网+”大赛铜奖,获黑龙江省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

    聚焦文化育人,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立足地方语言文学特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己任的优秀文化人才,多学科支撑非遗保护与传承、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创意设计等学科领域,将“牡丹江流域文明”“满族文化研究”“渤海国史专题研究”等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非遗育人品牌,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班和非遗新媒体传播与运营培训,培育400多名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加快推进大学生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线下、线上平台同频共建,营造氛围、产出成果、固化成效

    搭建平台实施多元联动。建成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和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实现与中国抗联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等省级以上科研教学平台,思政育人协同联动。

    营造校园文化资源氛围。构筑校园课程思政氛围,创造全时空文化育人环境;宣传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优秀学子,推广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弘扬龙江精神、传承龙江文化。

    发挥网络媒体资源实效。将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融合,拓展思政教育时空维度,实现“现实主课堂”与“虚拟微课堂”无缝链接;建设研究生课程思政专题网,构筑网络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运营渠道搭建网络媒体育人平台,做好思政教育第二课堂。

    构建“3+3”导师培训模式。强化“学校—学科—导师”三级责任主体,运行“引领—交流—提升”三个模块,采用线下面授(专题报告、理论授课、现场观摩、案例教学、学术交流等)+线上学习(直播、录播、微信公众号、媒体报道等)途径,通过专题培训、学术会议、访学研修、研讨交流、导师组活动、自主学习等6种形式,实现培训全员覆盖。

    强化学术研究成果影响。获批中国高教学会重点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课题、黑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等省级课题20余项;“五点筑实、四体深化、三维推进:地方高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和“东北抗联精神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分别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开设课程思政论坛,已分享师生优秀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40余篇。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牡丹江师范学院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自信自强,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守正创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李春江 张冰 李殿伟 薛巨泉 孟令霞)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